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相比早年高峰、于谦争当“相声皇后”的剧场相声,如今德云男团专门开档综艺选一哥的场面,无疑大得多了。德云社家大业大,有的是(金主)爸爸,后宫争宠当然也更激烈。

10月30日,《德云斗笑社》迎来最终考核,“云鹤九霄”八位弟子进行最后一场相声演出,角逐本季总冠军。

在互选预测环节,身为郭德纲“爱徒”的栾云平被师兄弟们视为一哥的不二人选。最终,却是以“盘他”被网友熟知的孟鹤堂,成功上演“下克上”,击败栾云平捧得金饭碗,也将《德云斗笑社》“无尽反转”的风格倔强地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想《德云斗笑社》上线前,硬糖君自己虽然期待,但也不敢过高预测。毕竟本质“团综”,团综这东西有多难出圈,大家都知道。但作为德云社与腾讯视频合作的首档节目,《德云斗笑社》最终表现出了与德云社此前线上节目的高度差异化:

不再是面向资深粉丝与相声圈层的线上演出,而是融入真人秀逻辑的相声团综。其中既有老少咸宜的相声表演,又有对相声文化的科普,更有对成员的人设塑造,还有严敏招牌式的丰富赛制。

就这样在轻松的陪伴感中,节目的破圈似水到渠成。

回归“笑”的本质

喜剧是永远的刚需,但观众老爷越来越难讨好。相较于篇幅较长的喜剧综艺,即来即笑的短视频似乎更加灵活讨巧。

为了对抗图文段子、短视频,喜剧综艺不断丰富自己的形式。但加入太多元素,又容易削弱笑果。“喜剧综艺套路感太强”“没有代入感不好笑”。观众抱怨的背后,是对喜剧综艺回归“好笑”本质的呼唤。

2019年末,腾讯视频透露将制作以喜剧厂牌德云社为核心的喜剧综艺,当时便引起网友热议。历经大半年,2020年8月27日《德云斗笑社》终于上线,虽说有各位“说学逗唱的哥哥”献艺,郭德纲、于谦领衔。但鉴于近两年已有不少喜剧综艺遇冷,仍让人担心“团综”变“团建”,圈内独自嗨。

还好,腾讯视频与德云社的联手没让人失望。在豆瓣《德云斗笑社》相关页,不少观众表示随着节目最后一期播完,“我每周的快乐没有了”,并催更第二季搞快点。

短视频平台上,则有不少观众自发剪辑、二次创作的节目片段,如郭德纲郭麒麟父子“对打”、栾云平怼怼合集等。作为一档喜剧综艺,《德云斗笑社》圆满完成了逗笑观众的任务。

而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德云哥哥们是相声演员,利用专业“降维打击”,更因其综艺主线、任务设置始终围绕“笑”做文章。

观众为什么会觉得“好笑”?一定是节目所传递的内容与他的生活有相通之处,勾起观众的代入感,才更引人发笑。相声表演总要拿自己说事儿,或者拿“于老师的爸爸们”说事儿,也是这个道理。单独表演一个段子,远没有这个段子发生在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境中那么好笑。

角逐“德云新一哥”的主线贯穿《德云斗笑社》始末,这就与普通人的职场竞争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云鹤九霄”的师兄弟们,为了获得优先选择权,或是给对方挖坑,或是暗自结盟。当小岳岳幽怨道“儿徒就怕见爱徒”,哪个打工人能不会心一笑。

除了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节目走向的不确定性、随时反转,也让观众在反差作用下爆笑。《德云斗笑社》又有“无间道”之称,无脚本内容以及随时可以被破坏更改的规则,使得节目走向时常处于“失控”边缘。“下一秒就反转”,极大加强了节目的戏剧张力。

而与许多喜剧综艺不同,《德云斗笑社》没有过多着墨于某种价值观的传递,降低了观众的观看负担和注意力分散。本来嘛,看喜剧综艺就图开心,没有价值观大课的零负担综艺,更下饭也更哄睡。

当“德云哥哥”遇上“极挑第七人”

云和数据2020年综艺年榜上,播出仅两个月的《德云斗笑社》就杀入年度TOP10。在云和数据9月的霸屏综艺榜单上,《德云斗笑社》更是空降三甲,成为唯一一档非“综N代”综艺。

截至发稿时间,节目播放量超11亿,期均弹幕数近35万,数据仍在稳健增长。以腾讯视频的过往情况看,期均弹幕数甚至追平了选秀综艺(好吧,哥哥们也是在搞选秀)。这样的成绩无论放在喜剧综艺这一细分品类,还是整个综艺大市场来看都很亮眼。

作为喜剧综艺中的“最强新人”,《德云斗笑社》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对喜剧综艺赛道的拓宽。一般来说,喜剧综艺往往采取单一模块进行内容演绎,或专注于专业内容输出,在人情味上有所欠缺;或以户外真人秀方式进行“身体搞笑”,在专业度上又略显不足。

当说学逗唱的哥哥们遇上极挑第七人,喜剧IP和严敏导演碰撞出了更多可能性。《德云斗笑社》采取真人秀搭配相声演出的方式,平衡娱乐性与专业性,增强节目的可看性,使其适配于更广的观看人群。

真人秀环节被安排在节目的前半程,展现相声演员台下的生活点滴。师兄弟间的“尔虞我诈”,既是相声表演在舞台下的延续,又降低了观众的理解与入门门槛。单看真人秀环节,即使对德云社及相声文化一无所知的观众,也能从师兄弟互坑中找到快乐。

相声演出和创作,则在节目的后半程。这其中不仅包括登台演出的重头戏,还记录了演员们登台前构思打磨作品的点滴,使得《德云斗笑社》在好笑之余,又多了一层成长色彩。

一档好节目,一定是通过自身亮点与情感勾连持续吸引观众一期期追下去。“好笑”,是《德云斗笑社》吸引观众的亮点;而“成长”,则是留住观众的关键。

为什么选秀节目总是能吸引观众真情实感?就是因为观众见证了选手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成长过程,参与了他人的一段人生。

《德云斗笑社》虽为喜剧综艺,但我们仍旧能通过一期期节目的递进,清晰看到不同演员的成长轨迹。

如半路出家的尚九熙,始终觉得自己在师父郭德纲心中位置不如“爱徒”栾云平、“儿徒”朱云峰等师兄,因此在师父面前使活儿总是束手束脚易“翻车”。郭德纲与尚九熙一番推心置腹的深谈,解开了他的心结并且直接反应在随后的相声表演中。

打造喜剧IP是个苦差事,顺了哥情失嫂意,满足粉丝又要吸引大众。《德云斗笑社》双线并重的处理方式,辅以灵活多变的规则与不按常理出牌的反转设定,也为喜剧厂牌的延伸发展提供了又一重解题思路。

多手段联合发力,助力相声文化破圈

有街舞、rap的先例,网综已成为圈层文化走向大众的重要助力。虽然相声文化经过郭德纲于谦等著名演员的努力、剧场相声的厚积薄发,迎来了中兴时代。但作为起源于京津地区的地缘性文化,相声想要焕发新生机,进一步突破地缘限制,就不能只依靠某几个知名演员或相声表演团体。

除了满足观众对“笑”的渴求、探索喜剧综艺新模式以外,《德云斗笑社》还承担着第三重任务:助力相声文化破圈。在互联网上,来一场盛大的“开箱演出”。

圈层文化要如何破圈?或许可以用一句饭圈金句来概括:因为了解所以深爱。相声要破圈,需要让人了解“什么是相声”“说相声的是什么人”。

对于年轻人来说,相声文化熟悉又陌生。我们会因粉丝筛选过的特定碎片视频认识某个演员。但也因这些视频是他人筛选过的产物,视角过于单一、甚至过于粉丝化,路人观众很难get到萌点。

《德云斗笑社》提供了一个全面认识相声演员及相声文化的窗口。不同演员的个性通过节目系统又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栾云平爱怼人,背后是他对师弟们的爱,对整个德云社的责任。通过综艺节目看演员,比碎片化的短视频要立体、丰满得多。

一些著名相声段子的起源、行话也被糅合在节目中,对外传递相声文化的同时,更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与延展性。第一期节目的“找梁子、选房子”,通过演员们根据不同房间的摆设猜测自己第二天的表演内容,自然而然地带出了“梁子”一词的真实含义——相声的故事梗概。还有些难以用场景解释的相声名词,则由岳云鹏化身讲解员对观众一一道来。

相声文化的各种知识点在节目中博览大观:从最基本的量活使活、捧哏分类,到白沙撒字、太平歌词、柳活等。十期节目追下来,硬糖君感觉自己也变成半个相声专家。

观众通过节目对相声文化有了一些了解,进一步有了主动探究的心思,相声文化就得以在不同世代间流动起来,成为“活”的文化。

当然,实现圈层文化破圈,仅仅依靠综艺本身并不够。以《德云斗笑社》作为核心,腾讯视频除综艺“本体”外,还有诸如直播、短视频、衍生花絮等多种娱乐手段打辅助,力求触达更广泛受众。

在新兴娱乐手段的加持下,传统文化一方面得以影响更多年轻人,尤其是原本对相声文化并无了解也不关注的年轻人;另一方面,有着百年历史的相声也得到了文化焕新的机会,通过与新娱乐手段的结合,碰撞出新内容与新形式。

相声来自民间,从普罗大众的生活中汲取养分开出艺术之花。《德云斗笑社》是一次好的尝试,对外传递相声文化的同时,也给了演员们了解时兴娱乐方式,并将其与相声融合创新的机会,以提升相声艺术的生命力和魅力。

从腾讯视频通过《德云斗笑社》这一档节目进行的三重尝试来看,这条通过综艺节目激活圈层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路径已然走通。2021年,评书、京剧之类的传统文化综艺,不考虑安排一下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