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之爭向來是中國古代皇帝后宮內鬥的大戲,歷朝歷代都因此而引發過朝廷動盪的亂局。從根源上看,這還是以皇后爲首的外戚家族對朝廷的政治影響力導致的,也使得這些外戚家族成爲朝廷權力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皇后之位還與太子之位有密切的關係,對國家的未來有重要的影響力,所以皇位之位的爭奪呈現出你死我活的鬥爭態勢。幾乎每一個成功的皇后身後都有個強大的支撐勢力,沒有背景的女人時很難坐穩皇后之位的。然而漢明帝劉莊的皇后馬氏卻成了例外,她既非原配,也沒有兒子,卻成爲東漢最成功的皇后之一。

漢明帝劉莊的皇后馬氏在歷史上稱爲明德馬皇后,她對中國古代史學的發展有着重要貢獻。由於她創立了“起居注”這一重要的歷史文獻形式,被認爲是超越班昭的中國第一位女史學家。可是站在皇后和朝廷政治鬥爭的角度看,馬皇后的人生卻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她在家族受到迫害的情況下入宮,既非漢明帝劉莊的原配,也沒有替劉莊生下兒子,卻被劉莊立爲正宮皇后。她生活節儉,被宮中嬪妃嘲笑,但卻影響朝政數十年,輔佐兩任皇帝完成了“明章之治”的盛世。馬皇后到底憑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至今仍舊是學者們討論的焦點。

要說家庭背景薄弱,馬皇后的確算不上,但她卻並非依靠家族的勢力。馬皇后的家族非常顯赫,父親是大名鼎鼎的伏波將軍馬援,她是馬援最小的女兒。由於馬援在討伐五溪蠻時身染重病逝世,死後被虎賁中郎將梁松、黃門侍郎竇固構陷,所以被光武帝劉秀收回了新息侯的印綬。於是馬家在朝廷中也受到打壓,馬家子弟也被各家權貴欺侮。馬皇后的堂兄馬嚴與她的母親藺夫人商量後決定,斷絕了與竇家的婚約,把三個女兒送入宮廷。然後馬皇后便被選入了太子劉莊的宮中,被派去侍奉皇后陰麗華,當時她年僅十三歲。

由此看出,馬皇后入宮不但無法依託家族勢力,而且承擔着挽救馬氏家族的責任。所以她入宮後小心翼翼的侍奉陰麗華,禮法上毫無差錯,受到太子劉莊的看重。光武帝劉秀去世後,太子劉莊即位,這便是漢明帝。劉莊即位後很快封了三個貴人,馬皇后便是其中之一。與馬皇后同樣身爲貴人的是她異母姐姐馬姜的女兒賈氏,她還生了個兒子叫劉炟,這便是後來的漢章帝。馬皇后並沒有兒子,劉莊就把劉炟交給馬皇后撫養,讓她成爲劉炟的養母。第二年在皇太后陰麗華的推薦下,馬皇后正式成爲正宮皇后,劉炟也被立爲皇太子。

從這段歷史來看,馬皇后成爲正宮娘娘,並非依靠家族勢力爭權奪位,而是由陰麗華推薦的。比較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陰麗華的推薦理由是馬氏在後宮中德行第一。這在歷朝歷代娶皇后的真正原因中是非常少見的,但又是皇后詔書的常用套路。總結歷史經驗,很多皇帝娶皇后,要麼就是母憑子貴,要麼就是藉助家族勢力,說德行什麼的都是表面文章。而馬皇后不但不佔上述兩條中任一,家族還在朝中被權貴打壓,父親馬援被劉秀降罪。在這種背景下,陰麗華和劉莊仍舊讓馬皇后上位,實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皇后不但是皇帝的正宮妻子,也是朝廷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政治人物。皇后的一舉一動,家族的政治態度,都會成爲朝廷政策制定的風向標。因此在選擇皇后的問題上,大多數皇帝都不會以自己的喜好,而是更多的考慮國家和朝廷政治的需要。馬皇后上位時,她和馬家在政治上都出於弱勢地位,這就與一般立皇后的套路嚴重不符了。但是從馬皇后當貴人開始,劉莊就將劉炟交給她撫養的態度看,幾乎已經算是內定了皇后的位置。如此看來,第二年陰麗華推薦皇后就只是走個流程,之前她和劉莊已經早有成算。

以常理而論,馬皇后在皇后之位的競爭中是比較落後的,除了年輕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她一生沒有兒子,把漢章帝劉炟視如己出,撫養長大登基。但就劉莊而言,將兒子託付給馬皇后是有極大風險的。歷史上皇太后把庶出的皇帝弄死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劉莊又是出了名多疑的皇帝,他能給予馬皇后如此信任,的確很不容易。如果爲了兒子劉炟所想,最可靠的應該是劉炟的母親賈貴人。而賈貴人的家族在當時也強於馬家,她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賈復的孫女。再加上賈貴人的母親馬姜是馬援的長女,劉莊能在政治上同時得到賈氏和馬氏的支持。

可是劉莊並沒有選擇賈氏,甚至對賈氏沒有什麼好臉色。劉莊即位後並沒有對賈氏進行太多的封賞,反而馬氏很快就重新在朝中崛起。劉炟雖然是賈貴人所生,卻是在馬皇后身邊長大,與賈貴人的關係並不親密。在劉莊執政期間,朝廷並沒有對賈氏家族有任何封賞和加封,包括作爲太子親生母親的賈貴人。劉炟即位後,也沒有對母親的家族進行賞賜和寵信。直到馬皇后去世後,劉炟纔對給賈氏加上諸侯王的赤綬和賞賜。與賈氏相反,在劉莊和劉炟兩朝中馬氏卻過得風生水起,成爲四大外戚家族之一。

除了賈氏以外,陰氏也是比馬皇后更據競爭力的皇后人選之一。劉莊上位後冊立的三個貴人之一便是陰貴人,她是皇太后陰麗華的侄女。陰貴人是最早嫁給劉莊的賓妃,而且還生下了劉炟的弟弟梁王劉暢。以陰貴人的家族勢力和兒子劉暢的地位來看,她甚至比賈貴人更有資格競爭皇后寶座。作爲劉莊的第一個女人,她甚至有着原配的天然優勢。在如此多的優選項面前,不但劉莊忽略了陰貴人,就連陰麗華也沒有推薦自己的侄女,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難道讓自己侄女成爲新朝的皇后,讓南陽陰氏繼續外戚第一家族的榮耀,難道有什麼不好?

要解釋馬皇后爲何在絕對劣勢下成功上位,從史料來看很可能是劉秀、劉莊和陰麗華爲了奪回皇權而做出的安排。前文講過,劉秀時期的東漢並非如外表看起來那麼光鮮,實際上內部矛盾重重。劉秀雖然成功統一天下,登基當了皇帝,但無法完全掌控朝政。不論是廢太子劉疆和前皇后郭聖通背後的河北豪強,還是以劉莊和陰麗華背後的中原豪強,或者是關中隴西的豪強,都在各種方面掣肘着皇帝的權勢。比如在度田事件中,中原豪強們反對度田制度的推廣,竟然引發了內戰,甚至動搖到了東漢的根基。

不論劉秀廢后廢太子,改立陰麗華和劉莊,還是平息度田安事件,本質上都是對各地豪強的妥協。劉秀是這些豪強家族推舉上臺的皇帝,而他身邊的名臣將相都來自於這些家族,所以各種矛盾根源很深。這些豪強幫劉秀當了皇帝,自然要謀求各種回報。尤其是河北豪強和中原豪強向來不合,爲了爭奪政治利益手段頻出,引發了各種朝廷內鬥。而劉秀作爲皇帝,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豪強搶奪政治利益和國家資源,否則必然再次釀成王莽篡位這種大禍。而劉秀和劉莊父子都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這也是東漢強盛的前提之一。

由於東漢是在王莽篡位後的亂世建立起來的,國家再亂世中遭到巨大破壞,所以東漢初年國力並不強盛,根本無力用軍事手段處理內亂和外部危機。因此在劉秀執政時,面對各方豪強的巧取豪奪,都是以妥協和制衡爲主。這種手段只能暫時平穩國家的局勢,而無法徹底決絕豪強威脅國家根基的問題。

實際上從豪強手中奪回皇權和朝廷大權是從劉莊登基開始的,而史料上的很多內容卻反映出劉秀提前佈局的影子。以馬皇后爲例,她的入宮和上位是非常不合理的。她入宮之時正是馬家受到打壓,而劉秀從重降罪於馬援的時候。但馬皇后一入宮就被劉莊和陰麗華看重,這就有些矛盾了。

從史料上看,劉秀和陰麗華的行爲向來是高度統一的,可對馬家卻前後不一。從馬援冤案的事件分析,前文已經講了劉秀考慮的因素,實際上是利用馬援來挑動隴西、中原豪強內鬥。馬援是隴西名將中僅次於竇融的存在,又和中原名將賈復聯姻,這個關係非常微妙。馬援蒙冤,他在軍中和朝中的對手和隊友都有劇烈反映,這就同時關聯到兩派豪強家族的利益。馬嚴讓馬家斷絕與竇家的婚姻,把馬皇后姐妹送入宮廷,這顯然是和隴西劃清界限。這既是對隴西派系力量的削弱,也是中原豪強力量的增強,雙發必然發生政治上的衝突。

中原豪強首推陰氏,他們有着皇后和太子撐腰。可陰麗華的表現來看,卻是積極拉攏馬氏,這不僅讓馬氏擺脫了被竇氏和梁氏欺負的困勁,也加劇了隴西各家與中原各家的矛盾。而劉秀在晚年又是捧隴西各家,壓制中原各家的。這顯然是一套挑撥離間的組合拳,通過兩家內耗瓦解他們在朝中的勢力。劉莊執政後,竇氏和梁氏被從重處罰,家族子弟趕出京城洛陽。中原豪強各家的權勢也被大量削弱,很多家族的爵位都被削除或收回。反而馬氏在這個過程中悄然崛起,馬皇后的位置也越發穩固。

從這個過程來看,馬皇后上位很顯然是劉秀、劉莊和陰麗華聯合推動的結果,目的是借馬氏之力來打亂各豪強門閥的利益鏈,挑撥其內部矛盾。如此一來,很多疑問就有了答案。陰麗華不推薦自己的侄女當皇后,那是要讓陰氏避開內鬥的旋渦。如果陰氏出了兩位皇后,那陰氏不但是中原豪強的首領,也會成爲衆矢之的。那麼朝中對抗的就不是中原和隴西豪強,而是各地豪強聯合起來對付陰氏,這對陰氏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而陰氏和劉莊關係密切,這樣會直接把皇帝捲入政治鬥爭中,會在朝中形成更大的動盪。

劉莊和陰麗華不選賈氏的理由也類似,因爲賈氏也會引發大規模的朝廷內訌。賈氏是中原豪強中的領袖之一,賈覆在雲臺二十八將中排名第三,可見其家族影響力。劉莊一上臺就排出雲臺二十八將的名單,這不只是爲了獎勵這些開國元勳,更是爲了挑撥離間。

這些名將中包含了三大派系的豪強家族,這個名單就成了爭權奪利的榜單。各大家族爲了爭排位、爵位、官位和榮譽,必然在朝中互相攻訐。如果讓賈貴人當了皇后,那賈氏就成了榜單上的衆矢之的。劉莊是要利用皇帝的特殊身份在政治鬥爭中漁翁得利,而不是親自下場與豪強家族硬剛。

在討論雲臺二十八將時,劉莊故意不把老丈人馬援排入其中,這讓他的弟弟劉蒼感到疑惑。很多人的解釋是,爲了給馬家避嫌,實際上是想當然的。從史料上看,當時劉莊笑而不語,意味深長。劉莊選的馬家是因爲馬援既有各家名將的開國功勳,軍中威望最高,又與這些家族斬斷關聯。通過馬皇后扶持馬家上位,可以與陰氏形成皇帝背後最強的家族聯盟,在削除其他豪強家族時漁翁得利。這是一招非常精妙的佈置,是劉莊從豪強手中收回皇權的關鍵所在。而劉莊和馬皇后聯手壓制豪強家族二十年,也爲明章之治奠定了紮實的政治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