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85岁的吴信全和86岁的贺耀华结为夫妻的第60年,也是他们成为人民教师的第60年,更是他们来到松江扎根,为松江奉献的第60年。

10月17日,吴信全夫妻在云间粮仓举办的12对新人的集体婚礼上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那天,患有腿疾、行动不便的贺耀华推着助行器从轮椅上站起来,在吴信全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到了讲台上,缓慢而坚定,正如六十年的风雨春秋里,两人一路携手走来时的模样。

相爱·“我要是找到你就好了。”

1956年,国务院鼓励在职干部、职工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踊跃参加高考。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到了在部队医院担任文化教员的贺耀华耳中,她心里高兴极了,“成为一名真正教师的机会来了”。两个月的时间,贺耀华自学了高中文化知识,以调干生的身份考取了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并担任班级的班主席。

开学半个月后,打着赤脚、拎着一个破旧木箱的吴信全来到了大家面前。原来,吴信全生长在福建龙岩一个小山村里,需要翻好几座山才能到,录取通知也因此被耽搁。但这位迟来的男同学办起事来却丝毫不含糊,加上待人真诚、热情宽容,很快获得了大家的支持,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就这样,同为学生干部的吴信全和贺耀华几乎天天都在一起组织各项活动,两人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一个周日的晚上,两人聊天聊到了吴信全之前的感情经历,吴信全突然握住了贺耀华的手说:“我要是找到你就好了”。贺耀华一怔,连忙撤回了手,但这句话却在贺耀华的心中留下了抹不掉的痕迹。

1960年,大学刚刚毕业的吴信全和贺耀华领证结婚了。那天,没有礼炮和胸花,也没有喜糖与宾客,但简单的庆祝却给了两人最满足的幸福。

回家的幸福

毕业生分配那一年,吴信全和贺耀华主动请缨,请求分配到艰苦的远郊地区,在递交报告时,还在“已婚”那栏写上“我们结婚不是为了要照顾在一起,请组织按需要对我们进行分配”。于是吴信全被委派到了位于中山路上的松江农校任教,而贺耀华则被分配到亭林古镇的亭林中学,燕尔未消,两人只能分居两地,中间隔着一条黄浦江和50里地。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自己的家,每周六晚上下课我们就坐上末班车,去彼此的学校找对方,因为没有电话,有时两个人都去了对方那里,就会白白错过一晚。”吴信全那时住的小屋在西林禅寺旁边,窗户推开就是坟地,半夜还会有蛇爬进来,床也是借来的课桌拼起来的,三年后大儿子出世,便带着儿子一起住,条件很是艰苦。但每逢周日相聚的时候,点上小小的煤油炉,用仅有的一只双耳锅热好在食堂打的饭菜,一家人围坐着,就是贺耀华所说的“‘回家’的幸福”。

相帮·“因为路过你的路,所以追逐着你的追逐。”

“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苏芮的这首《牵手》是吴信全和贺耀华最喜欢的歌,十年前金婚庆典上他们演唱的时候,也一如既往地牵着彼此的手。

1984年,松江师范学校在松江三中原址上复校招生,吴信全任校长并主持工作。那时候,吴信全每日都会和贺耀华讨论办学的方向,最终决定培养教师团队必须要走素质教育的道路,这在当时以升学率为主流的中学教育中,已算走在前端。后来吴信全被调任松江教育局任局长的两年间,贺耀华接任了校长,将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在实践中发扬。

“她做校长比我还做得好呢。”吴信全说到这,笑着看向贺耀华。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于夫妻之间,是非常美妙的事情。“我们家就是不管怎样,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将心思扑在事业上,也就没有空余的心思在鸡毛蒜皮上吵架了。”吴信全笑着说,教育就是他们的事业。退休后,因为儿子们都赴美发展,两位老人成为了侨眷,社区的侨务工作又成为了他们新的舞台。

侨务工作剪影

“退休的时候才六十岁,自觉还有使不完的劲呢。”1996年,吴信全被选为松江区留学生家属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后又被推选为岳阳街道侨联主席。贺耀华则甘当绿叶,义务承担起文化活动、文艺作品的创作工作。贺耀华出点子、吴信全组盘子,这对夫妻就这样把侨务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从社区走到了全国。

“贺老师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精益求精,有顶真精神。”“吴老师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朴实、真诚和积极向上。”互相欣赏,互相帮扶,是他们长久婚姻的重要秘诀。直到现在,每次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吴信全和贺耀华都会自然地和对方说一声,“你真好!谢谢!”

相爱是缘分的开始,相信是坚守的基石,相帮是长久的助力。“安心地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想来这就是吴信全和贺耀华婚姻六十载仍保持甜蜜的原因。

■文 王博文 ■图 王博文 受访者供图

■栏目责编 杨露

■栏目主编 代启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