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過,身體健康具有最大價值,它是構成我們幸福的首要因素。這裏我對保持健康的若干原則和做法談談自己的看法。在身體狀況良好時,我們應該加強鍛鍊,既要鍛鍊全身也要鍛鍊身體各個部位,讓我們的身體習慣於承受各種壓力。一旦身體(無論是全身還是某一部位)出現疾病症狀,我們應該採取相應的方式休息,因爲這時我們的身體無法承受大的活動量。

我們的肉體可以通過加大活動量而得到發展,但我們的神經如果運用過度,就會造成損傷。因此,我們可以讓肉體通過適當運動得到鍛鍊,而注意不要讓神經產生疲勞。例如我們應該避免讓眼睛受到強光刺激,特別是不要被反射的光線直射,也不要在黑暗中看東西或長時間盯着看那些細小的東西。還有耳朵:不要讓它受到太大噪音的震動。最重要的是不能用腦過度,不要長時間用腦或在不適當的時間用腦。

在消化食物時不應該用腦,因爲此時胃腸部正在緊張地產生食糜,我們的神經無暇顧及產生思想的大腦活動。同樣的情況,我們應該避免在進行劇烈體力活動時或之後不久就去用腦,因爲運動神經跟感覺神經一樣會顧此失彼。當我們的肢體受傷時,我們大腦的相應神經就會感到疼痛;同樣的道理,我們甩手擺腿走路時,真正工作的是我們的大腦,更準確地說,是大腦的相應部位通過脊椎刺激肢體神經而讓它們運動。

因此,當我們的肢體感到疲乏時,其真正的原因在大腦。這就說明,爲什麼只有那些由大腦支配、隨着意識而進行的身體活動纔可能導致疲勞,而那些不由意識支配的活動例如心臟的跳動就不會讓我們有疲勞感。因此,如果我們強制性地同時進行劇烈的身體活動和緊張的精神活動,或者兩者相隔的時間很短,我們的大腦就會受到損害。

上面所說跟下列事實並不矛盾:在開始行走一會兒或短暫散步之後,我們會感到精神振奮,這是因爲大腦相應部分的神經還沒有疲勞,而較輕鬆的身體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呼吸加深可以增加吸氧量,從而加快了大腦動脈的血液循環。我們應該通過充足的睡眠讓大腦得到休息,人對於睡眠的需要就像鐘錶需要上發條一樣。人的大腦越發達,活動量越大,它所需要的睡眠時間就越多,但仍然有一限度;超出這一限度,時間過長的睡眠換來的只是睡眠質量的降低。

這一點很清楚:我們的思想活動是大腦的功能,就像其它人體功能一樣,有其作息的規律。就像用眼過度會損害眼睛,過度用腦也會損害我們的大腦。人們說得不錯:腸胃的功能是消化,大腦的功能是思想;但不能由此得出結論:靈魂具有非物質性,它存在於人的大腦,因此可以永不疲倦地活動着。這種錯誤看法導致人們去幹一些荒謬事,從而減弱了自己的思想能力,例如腓特烈大帝爲了多思考問題曾打算取消睡眠。

我們應該從生理功能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思想能力,並以此來決定是否讓大腦休息。還要記住的是,我們身體的任何損傷,無論它是器質性的還是機能性的,也無論它發生在哪個部位,都會對我們的大腦活動產生影響。

由於忽視了這一點,許多傑出人物和大學者到了晚年就變得腦力遲鈍、行爲幼稚,甚至精神失常。例如本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司各脫、華茲華斯、蘇塞等,剛過60歲就腦力衰退、變得呆傻。其原因是,由於受到高額報酬的誘惑,他們爲金錢而拼命寫作,從而違反了順其自然寫作的規律。

據我猜測,康德在生命的最後4年裏也是爲名聲所累,用腦過度,導致做出一些幼稚可笑的舉動。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像歌德這樣被魏瑪宮廷養起來的人,由於不須爲金錢而寫作,他們在年歲很大時仍然能夠保持健全的思想活動能力。法國伏爾泰的情況也跟他們一樣。

——附錄與補遺

【本文摘自《叔本華自述》(黃忠晶編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