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你說的都不對》儲殷和楊奇函的辯論可謂精彩,儲殷認爲年輕人不生孩子是對享樂主義的一種抵制,在沒有道德和社會壓力下,年輕人會傾向於不生孩子,但等你想生的時候未必還能生出來,選擇不生將是一種人生遺憾。

但楊奇函代表的年輕一代,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在客觀條件不允許的情形下,我和愛人選擇不生,並不會覺得遺憾,享受天倫之樂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沒有站在你們有孩子的人面前說:你生了孩子是一種遺憾,你們也不要在我們面前說:你不生孩子是一種遺憾。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年輕人和過來人站得立場不同,想法不同,觀點也會不同。

就拿我這個老母親的想法看,倆男人的辯論聽聽就好,生不生孩子歸根到底還得聽聽女人怎麼想,就目前的家庭現狀來看,大部分的生育和養育的重擔落在女人的身上,對女性職業生涯的影響也是男人們無法感受到的。是男人和女人來商量生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單單男人們能辯清楚的。

男人和女人商量着要不要生孩子,什麼時候生孩子這個議題時,先別拿:女人都要生孩子這種說法來桎梏女性,這纔是真誠的第一步。

作家連嶽說的好:爲了人口增長,讓女性放棄職業追求和人生實現,專職生育,這對女性太不公平,強行這麼做,婦女能頂半邊天,這件新中國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就得破產。

這是從宏觀角度對女性生育問題的探討,從微觀角度,拿給家族傳宗接代,讓祖輩們抱上孫子,或者你不生孩子就矮人一等、不完整等等說辭,都是對女性生育的一種桎梏和偏見。

只有錯綜複雜的偏見和糾纏理清了,女性才能靜下心來好好考慮生不生,什麼時候生這個重要的議題。

別忘了,生孩子僅僅是生那麼簡單的事嗎?女人們可從來都不這麼想,生下來要好好養啊,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生而不考慮如何把他養成材,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生育。

之前網傳某人代孕了七八個孩子讓幾個保姆養着,一堆孩子爬在地上玩耍的圖片在網上流傳,這樣的照片的確能顯示出基因的強大和傳承。可單獨看這些不知道自己媽媽是誰的孩子,還是會心生悲涼。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媽媽是他們形成安全依戀最親近的人,只有優渥的物質條件是無法滿足孩子健康成長所需要的心理撫育。

《依戀的形成》 這本書詳細闡述了母嬰關係如何塑造我們一生的情感,書中指出:兒童早期的成長環境對日後的心理健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一個家庭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物質條件,而是一家人的情感狀態。而在生命早期經歷的母愛剝奪對人一生的成長都不可小覷,治療的辦法是:讓媽媽回到孩子身邊。

不僅僅是生不生的問題,生下來後如何給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纔是我們所有人更應關注的事。

因此針對生孩子的事兒,男人們之間的辯論沒有多大意義,男人和女人的商討與合作才應儘早提到議事日程。

在結婚前,雙方都無需避諱這個話題,好像結了婚自然就有了答案似的。擺在明面上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交換彼此的意見,對生育問題和生育計劃的基本一致,奠定了幸福婚姻的基礎。

婚後決定要生,夫妻雙方還要經過一輪一輪的探討,家庭的分工會因孩子的到來發生改變,那麼如何分配,誰主內誰主外,彼此怎麼合作才讓家庭這部大機器順利運轉?

如果需要祖輩來幫忙,夫妻需要承擔的責任是什麼,與祖輩之間的界限又在哪裏?哪些事我們來決定,哪些是需要祖輩幫襯的。我見過不少家庭,降臨一個小生命後,家庭關係隨機混亂成一鍋粥,家裏逐漸形成了幾大陣營,權力鬥爭無處不在,在這樣的家裏,孩子怎麼能健康成長?歸根揭底還是界限模糊,夫妻倆成長太慢,都還是個孩子,祖輩們也插手過多。

孩子是家庭這片土壤中發出的小苗,它需要土壤有必要的營養,陽光和水分。

生不生孩子,猶如在談論要不要種下一顆種子,種下種子容易,發芽也不難,難就難在如何讓這顆小苗日益茂盛。

父母和家庭環境就是孩子這顆小苗賴以生存的土壤、陽光和水分,不斷地調整土壤的成分,不斷調節光和水,來培育小苗的成長,讓它長得又快又好。

對於女性而言,需要承擔生育對事業等方面的影響,對於男性而言,需要更多思考如何讓媽媽自願又愉快地生育,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地陪伴孩子一天天長大。

伊能靜和秦昊這對明星夫婦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秦昊曾在節目中談論過相關的話題:他說她也是演員,她出去工作也能賺錢,但是她甘心在家照顧孩子,犧牲自己的事業,對這點我必須尊重,賺錢容易,在家裏可沒那麼容易。

當男性能看到女性在家庭上的犧牲,並尊重她們的付出時,媽媽們就能更全心全意地爲了一個小生命的成長去付出。對於家庭這個系統來看,絕不能只用誰賺錢來衡量貢獻,賺錢養孩子僅僅是其中的一方面,家庭成員的配合和分工更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生與不生,什麼時候生,不僅僅是一個意願的選擇,更關係到一系列家庭關係和家庭合作的問題。

當我們探討要生不生孩子,什麼時候生這個議題時,不如去探討如何爲生下後的孩子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如何幫助媽媽們解決困境,如何改善家庭內部的關係和合作更有意義。

想要擁有自己的孩子可以說是一種人性,勤勞、付出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美德,在年輕一代仍然明顯體現。我們不需要替年輕人做決定,只需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氛圍,幫助年輕人體會家庭的豐富內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