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李明君查看樹苗長勢。  圖②:魏路吉在塞罕壩展覽館進行講解。   圖③:袁中偉正在操作無人機。  本報記者 張騰揚攝   底圖:塞罕壩風光。  孫 閣攝

初秋的塞罕壩,天高雲淡。藍天下,浩瀚林海連接廣袤草原,疊翠流金。清風徐來,光影變幻,呈現一幅色彩絢爛的畫卷。

“90後”的塞罕壩機械林場陰河分場技術員李明君正沿着森林邊緣,走向斜坡上新栽種的樹苗。他蹲在半米多高的樹苗旁,擺弄觀察、認真記錄。他背後的森林高大茂盛、鋪滿山坡,多年來爲這片土地遮風擋雨;眼前的小樹苗,正沐浴陽光,茁壯成長。“這些樹苗長勢很好,用不了多久,它們將會長成大樹,長成一片林。”李明君說。

1962年至今,一代代塞罕壩務林人餐風齧雪、艱苦創業,將荒坡變成百萬畝林海,建成世界上最大一片人工林。如今,年輕的“80後”“90後”林場職工成長起來,在前輩引領鼓勵下,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續寫塞罕壩的綠色傳奇。

陰河分場技術員李明君:

不怕苦,將奮鬥精神傳承好

李明君從小在塞罕壩機械林場長大。他的父親是林場裏的老職工,一輩子都在山上造林、營林。在他記憶中,童年時父親每天很晚纔回家,身上總是一身土。

2016年,李明君大學畢業,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陰河分場工作。次年,他被調到分場生產股擔任技術員。一到崗,他便下沉到一線——陰河分場紅水河營林區,從事營林造林工作。紅水河營林區在大山深處,那裏職工不多,方圓幾十公里無人家,職工們工作、喫飯、居住都在一排平房裏。

一次和家裏通電話,李明君描述了自己工作生活的環境,沒想到父親卻說:“我當年在營林區住的是黑土房,窗戶是塑料布,四面漏風……”李明君一下子覺得很羞愧,心裏暗暗下決心:“前輩們爲了林場喫了這麼多苦,我也要克服困難,鼓起幹勁,把林場建設好。”

2018年冬天,李明君接到進山伐木的任務,結果突遇大雪封山,被困在營林區。一天晚上,他突發高燒,但營林區裏沒大夫,喫完了隨身攜帶的感冒藥,只能硬挺。那幾天,李明君幾次想給家人打電話說“不想在林場工作了,太苦太累了”,但撥通電話後,他還是選擇了報平安。

就這樣,李明君硬挺了一個星期,燒終於退了。他自我反思,一是意志還不夠堅定,身體素質還需鍛鍊;二是工作準備不周全,“藥品紗布等重要物資,應提前備好並檢查,以防意外”。之後,李明君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父親,父親平靜地說:“事非經過不知難,苦難磨練意志,苦難也增添智慧。”父親的教誨,李明君一直牢記在心裏。

過去,林場攻堅造林需要用騾子馱着苗上山,或者人力揹筐,頂着風雪運上山,每人每次只能背十幾株容器苗。一名職工受“景區纜車”啓發,提出架設索道,用纜車來運苗上山下山。索道架起使用後,大大提升了效率,節省了人工。

“咱林場的前輩們,既不怕喫苦,又會動腦筋、使巧勁,我要向他們學習,把奮鬥精神傳承好。”李明君告訴記者,今年他的主要任務是在紅水河營林區附近一片乾涸沼澤地上造林一百畝。他給自己定下小目標:爭取樹苗成活率98%,造一片活一片。“我會盯緊整個造林過程,認真檢查經手的每一棵樹苗,同時創新思路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李明君信心滿滿地說。

塞罕壩展覽館講解員魏路吉:

下決心,將精彩故事講述好

上世紀90年代,經過林場大規模造林,塞罕壩地區森林面積已成規模。

以前,總場周圍幾乎沒有休閒娛樂場所,學校老師就經常組織孩子們到山上“尋寶”、做遊戲、畫畫,他們常常看到鹿、野雞、狍子等動物。這一片片山林,給孩子們留下珍貴美好的回憶。1984年出生的魏路吉從小在林場長大,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總是不在家。“塞罕壩的孩子們從小看着老一輩務林人上山忙碌的身影長大,大家都以植樹造林爲榮。”她說。

後來,她去縣城上中學,才發現很多人對塞罕壩不太瞭解。“那時,我就暗下決心,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塞罕壩是個好地方,這裏有很多默默奉獻的林場人。”魏路吉說。

2010年大學畢業後,魏路吉回到塞罕壩,成爲一名展覽館講解員,向人講述塞罕壩的崢嶸歲月。

魏路吉剛上班時,展覽館以圖片、實物、模型爲主,很多細節內容需要靠講解員耐心講解。爲此,她刻苦練功:上網看視頻學習播音主持方面的技能,早起站在窗前說繞口令苦練嘴皮子;沒事的時候,對着鏡子背解說詞,掐着表訓練表情和語速。幾個月下來,魏路吉的語言表達能力進步明顯。她聲情並茂地講解出塞罕壩的今昔變化,讓人點頭稱讚。

然而,做好講解員,不只是背背解說詞、動動嘴皮子這麼簡單。2012年,一位老大爺來參觀時問,防治病蟲害爲何要凌晨3點上山?魏路吉當時沒答上來,覺得很尷尬。於是,她請教了病蟲害防治專業人士,又將準確答案用短信發給了老大爺。老大爺回覆:“謝謝,向塞罕壩人致敬!”

這給了魏路吉極大的鼓舞。爲了給大衆講好塞罕壩精彩故事,魏路吉和其他幾名講解員聯繫林場林業科、氣象站、消防等部門,蒐集各類關於塞罕壩的資料、老職工的事蹟典型;將答不上來的遊客提問記錄下來,找專業人士解答。“我們花了將近5年時間,積累大量的圖片文字材料,總算可以從容應對。”魏路吉告訴記者。

經過數次翻修擴建,塞罕壩展覽館現設有四大展廳,陳列圖片、實物、模型及視頻影像資料。如今,魏路吉和其他講解員配合聲光電設備並精心設計路線,不斷提升講解效果,展現塞罕壩務林人的艱苦創業歷程、英雄事蹟以及林場建設情況等,讓廣大遊客更好地瞭解塞罕壩、瞭解務林人。

2017年以來,展覽館共接待全國各地600餘批次、約10萬人次來此參觀學習。“把我知道的塞罕壩故事講給全神貫注傾聽的觀衆,是讓我最有成就感的事兒!”魏路吉說。

森防站技術員袁中偉:

勤鑽研,用科技將林場事業發展好

“80後”的袁中偉是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技術員。說起森林病蟲害防治,很多人腦海中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工作人員揹着沉重的藥箱,舉着噴頭,漫山遍野地穿梭在林子裏噴灑藥物,殺滅病蟲害。實際上,林場病蟲害防治要複雜辛苦得多。

防治病蟲害主要是防治幼蟲病。如落葉松毛蟲會在春天甦醒上樹,喫大量樹葉來儲備能量進行羽化。因此,森防人員需要爬上樹枝、捆上黏蟲膠帶,定期查看數量,判斷幼蟲高峯期。“以前,人防就是噴煙或者噴霧防治,噴煙須選擇氣壓低、無風的天氣,且噴藥過程中衆人要並排前進,所以每年春夏之交,森防人員凌晨3點就得起牀揹着機器上山,趁天亮前作業。”袁中偉介紹。

近年來,隨着科技手段進步,飛機防治開始廣泛應用。直升機速度快、載藥量大,覆蓋範圍廣,一個機次可以攜帶800公斤液體藥、覆蓋2000畝林地,兩三天便可完成全林場病蟲害防治任務。

今年開始,塞罕壩機械林場組織進行無人機灑藥防治,一次防治十幾畝地,特別適合樹林茂密、地勢陡峭等人進不去、直升機不易覆蓋的地方。今年6月下旬,袁中偉操作無人機,在三道河口分場周邊林區起飛,高空懸停,通過機上的高清攝像頭,巡查樹木病蟲害防治情況。

袁中偉是塞罕壩機械林場首批持證上崗的無人機操作人員。去年夏天,他和林場其他部門幾名業務精通的年輕同事一起前往北京,接受封閉式培訓,考取了無人機駕駛資質。

“駕駛無人機,既要學習高度、風向等操作知識,還要上機模擬飛行,練習手感,比如‘懸停’等動作。”他發現,這比學開車難多了,無人機在空中可不是說停就停,而是上下飄浮、左右擺動,除了操作,方向感、空間感非常重要,稍不注意就掉下來。“左邊旋鈕上下飛,右邊左右飛……”袁中偉沒日沒夜地練了20多天才學會,最終順利通過考試。“我希望不斷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能,守好眼前的一片綠。”袁中偉說。

最近,袁中偉又琢磨起物聯網測報燈。這種設備每天晚上8點半以後發出燈光,吸引趨光性飛蛾,再通過電擊讓飛蛾掉進裝有攝像頭的金屬箱內。攝像頭每20分鐘拍照一次,生成數據和畫面傳到森防站指揮部,分析這些數據,便可以檢測飛蛾夜間活動規律,提前研判病蟲害趨勢,高效防治。“利用好現代科技手段,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助力塞罕壩事業發展。”他說。

版式設計:張芳曼

《 **** 》( 2020年11月01日 05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