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区域一体,将加快把长株潭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群。为此,轨道交通放方面,将串连三大高铁干线!2025实现半小时通勤圈。

长株潭区域一体分为两个阶段目标:

1,到2025年,长株潭区域城镇化率达到80%,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以“三干两轨四连线”为骨干支撑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轨道上的长株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半小时通勤圈全面形成,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成功构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以上,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2,到2035年,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成为中部地区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群。

具体到轨道交通为,加快长株潭干线铁路(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加快建设渝长厦高铁,建设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长沙南—黄花机场联络线,串通渝长厦、沪昆和武广三大高铁动脉。实行长株潭城际铁路“高密度、小编组、公交化”运营,加快建设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规划建设长沙南—株洲大丰站—株洲西、湘潭北—湘潭站—株洲西等城际轨道和长沙—宁乡、株洲—醴陵等城市轨道交通,推动从“城市”迈向“区域”,从“多网”迈向“融合”,实现互通互联、换乘便捷、多城一网、一票通达。

构建“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经济圈”。加快芙蓉南路、洞株公路、潭州大道“三干”快速化改造,推动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及长沙南—株洲大丰站—株洲西、湘潭北—湘潭站—株洲西城际轨道“两轨”建设,加快建设湘潭昭云大道—株洲云峰大道、长沙潇湘大道—湘潭滨江路、长沙新韶山路—湘潭昭山大道、湘潭大道—株洲铜霞路“四连线”,打通市际交界处“断头路”“瓶颈路”,加密市际路网密度,在三市中心城区形成“半小时通勤圈”。强化对外和过境通道建设,提升京港澳、沪昆等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以高速为主构成长株潭外环线,构建三市中心城区带动周边组团联动发展的“一小时经济圈”。

此外还提出,加快长沙黄花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培育本土航空公司,推进长沙黄花机场国际化、快线化、枢纽化,构建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辐射全国和东南亚、东亚、南亚部分区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