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只是由鸦片而起,根本原因并不在于鸦片。

这也就是说不论清朝禁不禁烟,或者英国有没有贩卖鸦片,“鸦片战争”都注定不可避免。

只不过,清朝禁烟恰好给了英国一个看似正当的借口而已。

英国之所以发动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利益,而且这个利益不仅经济利益这么简单。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哪怕英国想要通过平等的经济交流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也是困难重重。

清朝设立了公行制度,对外国商人和商业行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

清朝对英国之所以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实际上多少也和清朝的闭关锁国和公行制度有关。

清朝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商品出口到英国,但是英国想要将商品带入中国市场却难如登天。

而且当时中国一直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中国百姓对于英国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英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清朝对英国,是少进多出。

英国对清朝,却是多进少出。

此事也不独英国一家,实际上西班牙和荷兰等国也是如此。

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世界上所开采的白银在晚清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疯狂地流入中国。

对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英国对此当然会心生不满,当然想要扭转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不利地位。

可是对于油盐不进的清朝,英国如果采取正常的经济手段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那么怎么办呢?

英国选择了运用战争手段辅助经济手段的策略。

既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利用公行制度封闭市场,那英国就用战争强行打开这个庞大的市场。

英国之所以想要强行打开中国市场,目的当然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而获取经济利益,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或者说只是英国想要攫取的利益之一。

对于清朝,英国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庞大的计划,那就是将“印度模式”复制粘贴到清朝身上。

英国和法国为了侵占印度,打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打了很多次,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才打败了法国。

英国打败了法国之后,又用了几十年时间消化。

到了19世纪初的时候,印度绝大多数土邦已经都被纳入了英属印度的版图,绝大多数王公也都承认了英国的宗主权。

英国对于印度的殖民成功,也就是我所说的“印度模式”。

也正因为英国在19世纪初基本上完成了对印度的殖民,所以才得以腾出了更多的力气转向清朝。

英国可以说无时不刻不想把已经取得成功的“印度模式”用到清朝身上,将清朝变成第二个印度。

可是清朝毕竟是一个老牌大国,这就让英国对清朝始终存有忌惮,根本不敢像对印度那样对清朝。

所以,英国选择了相对来说更为谨慎的方式,也就是试探。

鸦片战争其实就是英国对于清朝的一次试探,他们想要试探一下清朝这个老牌大国到底还有多少实力。

清朝虽然没有经历工业革命,可是底蕴和体量都摆在那儿,英国选择更为谨慎的方式也理所当然。

试探的结果就是清朝虽然还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已经越来越衰弱。

不过,英国也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他们不可能在短期之内把“印度模式”复制到清朝身上。

英国也因为这样才选择了一个更为缓慢的蚕食计划,而他们选择的突破点就是经济。

他们之所以在取得了鸦片战争之后制定了各项利于英国商贸行为的条款,根本原因就是想摧垮或控制清朝经济。

只可惜还没等到英国完成他们的计划,各个列强已经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利益,于是蜂拥而来。

列强纷至沓来实际上也等于是挽救了大清,倘若没有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斗以及妥协的话,大清根本支撑不到1912年。

大清之所以没有被英国独吞,是因为来了太多夺食之人。

大清之所以没有被列国瓜分,是因为英国仍然想独吞大清,乃至于互相争斗和妥协,从而保住了大清。

当时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说过一句话:“势力范围,从未承认;利益范围,从未否认。”

很多人将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视为一体,但是英国却分得很清。

势力范围,就是实际控制了的地盘。

利益范围,不仅包括了英国自己控制的地盘,也包括了别国控制的地盘。

英国之所以不承认势力范围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始终将整个大清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可是,别国既然对一部分地盘取得了实际控制,那当然就不会承认那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各方才选择了妥协,大清也才因此得以存续。

后来,那个由英国提出,随后由美国极力主张的“门户开放”政策,也在很大程度帮助了大清。

总而言之,英国自从发动鸦片战争对清朝进行了试探之后,妄图将“印度模式”复制到大清的阴谋并没有成功。

至于所谓的西方是否代表文明,只能说西方所代表的是西方文明,而文明本身是一个宽泛开放的概念。

不过,那个时候的西方的确代表了更为先进的文明,这一点也没必要否认。

他们所拥有的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高的生产力,其实就是他们所拥有的更先进文明的一个印证。

但是战争并没有文明之说,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之说。

英国所发动的鸦片战争显然就是一场非正义战争,只是当时落后的清朝无力抵抗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