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战争就会有伤亡,将士到了战场上,只有两种结果,其一就是活下来了,其二就是死在了战场上,即便是春秋之前的贵族式的、有一大套战争礼义的战争,那伤亡也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流血伤亡不能避免,那战争结束之后,战场该如何处理呢?战场上的死人又该怎么处理呢?

一般来说,古代战场上是战胜一方在打扫战场,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上了战场之后,战败一方要么溃逃要么有序退兵,甚至全军覆没,无论是哪一种,都基本不可能留下人打扫战场或者战后派人去打扫战场,因此,负责打扫战场的就是战胜的一方。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战争形式的成熟,逐渐出现了专门打扫战场的部队,到了近代,也有老百姓被逼或者自发的组成队伍去打扫战场。在具体的清理过程中,又有好几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著名的京观。京观这个词看起来似乎是某一个景观,但它实际的意义却是相当残忍的。正如张岱在《夜航船》中记载的那样:“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古之战场所在有之。”

这句话不必解释,相信很多人也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具体的做法就是聚集战败方的尸体,堆成一个小山,然后封土,这就筑成了所谓的京观。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战胜方用来炫耀战功,威慑敌方。古代那种大型的战场上,京观时常会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晋楚邲之战,楚庄王带领楚军大胜晋国,这次战争对楚国意义非凡,这是晋楚争霸中楚国第一次取得对晋国的巨大胜利,也因此,战后,卿大夫潘党建议楚庄王筑京观,夸耀战功以示子孙,但是被楚庄王以“止戈为武”的理由给拒绝了。

从这一点来说,楚庄王已经从当初“问鼎中原”的野蛮中彻底挣脱了出来,开始学习中原人的方式来争霸,以礼仪服众国,所以才制止了这次京观的建造。楚庄王没有建景观,但西秦霸王薛举却建了京观。

薛举是隋末的割据势力之一,他曾与李世民之间有一次著名的浅水原之战,该战中李世民突然在军中大病一场,只能卧床养病,而将军中的一切事务交给了殷开山和刘文静,并叮嘱两人不可轻易开战,坚壁不出以等待时机。

但两人在薛举的刺激下急于出战,结果大败,死伤过半,八个将领都吃了败仗,李世民的这次出兵实在是吃了大亏,不得不撤兵回京,而薛举则“收唐兵死者为京观。”

而这薛举筑京观之前,隋军死者也曾被筑为京观,隋炀帝杨广征讨高句丽将士伤亡也很大,高句丽就将隋军死者筑为京观。到了贞观五年,李世民派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出使高句丽,“毁高丽所立京观。”

将战败方的尸体筑成京观确实很是残忍,连死人都不放过,这是对将士的极为不尊重,一般的将帅都不忍心这样做,毕竟很多时候将士是没有错的,他们只是奉命上战场,挑起战争的却不是他们,因此战胜方并不愿意将敌方尸体筑成京观,所谓兔死狐悲就是这样。

贞观时期,李世民对京观就很是不喜欢京观这种东西,他下令“诸州有京观处,无问新旧,宜悉刬削,加土为坟,掩蔽枯朽,勿令暴露。”那不筑京观还能怎么处置呢?其它的处理方式还是有好几种的。

第二种就是火烧,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打扫战场的方式。尤其是死亡人数少的时候,将死了的将士们堆积起来然后放一把火烧毁,这种处置方式倒也无可厚非,毕竟人都死了,还讲究什么呢?

第三种就是就地掩埋,这种处置方式还是比较厚道的。这也算是对将士的一个尊重,挖一个大坑,将死了的将士们埋进去,填土封起来,不讲究的就这样完事,讲究的再立一个石碑,上面标注上大体的战争信息,这也算是让战死的将士们入土为安了。

第四种就是放任不管。战败方自己都跑了,战胜方也懒得搭理他们那边死了的将士,很多就只是将己方的尸体收拾一番,然后就不管敌方的尸体了。

这种方式通常也是伤亡并不多的时候才有的,而那些依旧躺在地上的尸体要么被动物吃了,要么就在那里腐烂只剩下一把骨头,在要么就是被一些过路的人看不下去,挖个坑给埋了。

第五种就是有专门的部队进行清理战场。等战争一结束,会有专门的人到战场上去清理尸体,说不定还能发现活的士兵,己方的就弄回来治伤,敌方的则就地弄死他们,然后就尸体进行必要的清理,要么掩埋、要么火烧。

有些在战场上英勇就义的将士,还可能被好好安葬,然后立个石碑,将他们的英雄事迹说一说,也算是对得起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了,不管是对己方还是对敌方,都可能会有这样的待遇。

到了近代,有很多民兵负责清理战场,很大一部分就是百姓自发去清理战场,将战死的将士们聚集到一块,然后掩埋,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了。

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种清理战场的方式,都不免粗糙,既没有棺材,也没有亲人为之哭丧。毕竟是战场上的死人,既然死了,就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能入土为安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死后回到家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是立了大功的将士或者具有很大作用的将士,可能死后会被运回家乡进行安葬,毕竟将死人运回家乡也是一项大工程,不可能人人都享有这样的待遇,而受这样待遇的人是极少的,大部分就是死在了战场后,尸体被就地处理,这是将士的无奈,也是战争的无奈。

从流血牺牲这一点上来说,战争从来都没有所谓的正义的战争,但凡战争,总会有死亡,总会有百姓流离失所,总会有人没了父亲、丈夫和儿子。

而这些将士战死之后,他们的亲人很可能并不知道他们死在什么地方,更见不到他们的遗体,最多只能建个衣冠冢纪念一下,这种悲哀在古代的任何年代都是比比皆是的,这也是百姓们都不希望有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