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底,李奇微接替因车祸丧生的沃克中将,成为美第8集团军新任司令官。在他面前的美军士兵,已不复二战时那种充满活力的状态,而是一群士气低落、想早点“脱离苦海”的残兵败将。

如果想继续把仗打下去,必须稳住战局,用久违的胜利来挽救这支濒临崩溃的部队。

为此李奇微对之前的战斗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志愿军虽攻势猛烈,但往往只能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他将此称之为“礼拜攻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志愿军后勤供应困难,所携粮弹只能维持短期使用。

针对此,李奇微创出“磁性战术”,要点如下:

一、为防止志愿军迂回穿插,将联军各部相互间靠拢、彼此支援呼应,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挤压志愿军迂回空间。

二、紧紧“粘”住志愿军一线部队,遇到猛攻即回撤,有机会就反攻,并利用空中和炮火优势远距离攻击。

志愿军擅长夜战,但夜间纵深极限为20~30公里,李奇微便命令部队在入夜前回撤相应距离,天亮时再前推到原地。

志愿军是两条腿,联军是四个轮子,利用机械化优势,能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

三、把伞兵空投到志愿军后方,如志愿军处于运动中、或是未建立纵深防御,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

四、利用空中优势破坏志愿军补给线,让本就困难的后勤供应更为紧张,即“绞杀战”。

李奇微采取的磁性战术,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攻防体系,客观上讲,确实给志愿军造成了较大麻烦。

志愿军通过前三次战役,将美军从中朝边境一直打回“三七线”附近,但自身也存在战斗减员、物资缺乏、战士疲劳等困难。因此在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便即转入休整。

为尽快扭转颓势,联军集结23万兵力,于1月25日全线反攻,欲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压回“三八线”以北。

为粉碎联军意图,中朝军队约28万人,构建两道主要防线:西线韩先楚指挥的38、50军,由人民军1军团协同,承担汉城以南防御;东线邓华所率志愿军4个军,由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担负汉城东侧横城一线防御。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简述几个著名战例:

汉江南岸阻击战

“联合国军”将反攻重点置于西线汉城方向,而志愿军反其道而行,将主力放到东线,实施“西顶东放”的战略,由西线38、50军及人民军1军团承担主要攻击压力,以配合东线集中优势兵力,于横城地区实施反击。

从1月25日起,美英军便对汉江南岸阵地发起疯狂进攻,重炮、坦克、飞机轮番上阵,将志愿军阵地用炮弹整个“犁”了一遍。即使联军用尽所有力气,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

50军前身是长春起义的60军,在此次阻击战后,人员从刚入朝时的3.3万人,减员到1万人左右,可见战况之惨烈。

因汉江解冻,为免背水一战,直到2月中旬,志愿军才移防汉江北岸,此战歼联军1万余人。

横城反击战

在西线汉江阻击战同时,东线志愿军主力4个军及人民军一部,正在给联军准备“口袋”:以小部队节节阻击、示敌以弱,诱使其钻入伏击圈。

截止2月11日,南朝鲜2个师和美2师一部,已突前至横城以北地区,形成孤立态势。志愿军和人民军抓住机会发起反击,战斗到13日结束,共歼灭南朝鲜军及美2师一部共1.2万余,迫使联军急撤,有效迟滞敌之攻势。

砥平里战斗

横城反击战结束后,位于横城以西的砥平里,成为志愿军扩大战果的目标,当时预估守敌不到4个营。事实上,该处驻守兵力为6000人,由得到加强的美2师23团和一个法国营组成,并且已建立严密环形防御。

用于进攻的志愿军兵力为6个团,共1万余人,大概兵力比为2.5:1,但双方火力配置有明显差距。

从13日到16日,志愿军对砥平里连续猛攻,联军确也发出后撤请求,但立即被李奇微否决。他认为砥平里失守,整条战线会出现缺口,使西侧第9军侧翼暴露。另一方面,大批联军奉命驰援砥平里。

由于久攻不下、敌援已近,即使拿下砥平里,对整个战局的意义也已不大,故此志愿军于16日撤出战斗。

对砥平里志愿军伤亡数存在争议,我军军史载伤亡3千余,美军史数据为近5千,并不像某些资料所渲染的有数万之多。

到3月31日,志愿军已移至“三八线”以北。随着志愿军后续兵团入朝,加之联军损伤严重急需休整,战线逐渐稳定,4月21日,第四次战役结束。

此役歼灭“联合国军”7.8万余,志愿军伤亡4.2万余。自此,战局转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战略相持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