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到寺院,都会随大流烧香拜佛祈福,尤其是逢每月初一、十五,会发现寺院流通处、清香处总是人满为患,信众都非常虔诚。那么,你知道为何要烧香吗?烧香了,佛菩萨就会保佑我们了吗?难道不烧香就会得罪佛菩萨?香烧的越多就越好吗?相信许多人对此都有疑问。相信通过本篇文章的讲解,大家会在心中建立正知正见,不再迷惑颠倒。

首先,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烧香”只是佛门里诸多供养中的一种,除了佛前上香,还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灯、供乐等等。一切供养都是一种方便法,都在启发众生,每一种供养都代表一定的法义,以利益大众修行。看似是在供养佛,实则是在利益大众。我们在佛前所供养的任何东西,佛菩萨是不会吃的。

供养只是在培养我们的布施利他心,绝不是以此“贿赂”佛菩萨,与佛菩萨交易。学佛功利化,就越学越迷,越学越愚痴了。供养佛,是在表我们的感恩和恭敬,佛不需要我们的供养,佛需要一个因觉悟而解脱的我们。是我们借助“供养”这一形式,增强自己修行的信心与力量,布施供养皆在修福。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普及一下佛前“上香”需要牢记的3点常识。

一、上香的“流程”需要牢记清楚

我们道寺院上香没有必要随大流,一切供养,皆随心随缘,不必刻意和强求。不要受民间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传言的影响,佛菩萨福慧圆满具足,怎么会苛求世人的一炷香,都是无稽之谈。到寺院是否烧香,随自己发心,只要内心恭敬虔诚,就是最好的供养。你烧香了,不见得有多大功德;你不烧香,也不会有什么罪业。一切功德的前提,是你要有一颗善良清净的心,这就是最大的福。

当然,若发心清香,流程要牢记在心,做到如理如法、恭敬得体。首先,到寺院流通处请香。注意,不要说“买”,要用“请”。请香不必贪贵贪粗,一般的香即可,请三炷香就好。请完香后,不要在大殿内烧香,这在大多数寺院都是被禁止的,因为大殿内空气不流通,且有安全隐患,就在大殿外的大香炉里烧香即可。

点燃香支后,不必急着插香,先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捻香,将香支举至眉毛上方,以表对佛菩萨的虔诚皈依,而后右手持香,左手插香。一般认为,人的右手好杀生,不清净,用左手更适宜。但其实并没有严格要求,左手右手也都可以。

插香时,先插中间,心里默念:皈依佛,觉而不迷;第二支插右边,心里默念:皈依法,正而不邪;第三支插左边,心里默念:皈依僧,净而不染。而后恭敬合十、礼佛三拜即可。礼节无须繁琐,内心的恭敬最是紧要。

二、佛前上香的“含义”要知道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这是《炉香赞》里的一段。香支一燃,十方法界众生皆闻之受益,将佛法的讯息传遍虚空法界。佛前供香,不是搞神通,是烧的“因果”之香,告诫大众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勿造恶业。佛前烧三炷香,还代表两层含义,一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二是劝诫众生勤修“戒定慧”三学,熄灭“贪嗔痴”恶习。

三、不要迷信“看香”,要有正信

有些人初入佛门,比较迷信,烧香时喜欢看香的走势,莱揣测自身吉凶,这是不可取的。我们信佛学佛要建立正知正念,信的是因果,而非迷信。也不要迷信民间传言所说的“高香”、“头香”,你不善良,烧多少香都无用。你不努力,香烧的再好,也是徒劳。命运在自己手中,一切佛门供养只是修行路上的一种助缘,要正确看待,不可执迷其中。

最后,祈愿正法久住、利乐有情,大众法喜充满、福慧增长。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