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济南市公安局钢城区分局某专案组部分人员与身高1.65米的“卷先生”简单合影留念,借以纪念一下某扫黑专案的顺利移送审查起诉。此时,站在旁边,手扶着仅比自己矮半头的案卷的付德营轻轻舒了一口气,也让胡子拉碴、满脸疲态的他漏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

“虽然案件顺利移送起诉,但是我们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还有许多工作在等着我们,我们必须得尽最大努力把案子办成经得起推敲的铁案”,他说。

比起“付”大队

同事们更愿意叫他付“指导”

作为法制大队的副大队长,大家经常称呼他“付”大队,但是熟悉他的人更喜欢称他付“指导”,因为他是局里名副其实的“法制权威”,有什么执法困惑、疑难杂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请教付“指导”。疫情防控期间,面对新出台的多项法律解释和指导意见,他认真地学习梳理,整理了疫情防控法律条文“明白纸”,用更加形象的解释和通俗易懂的条文,指导民警办理多起涉疫情案件。

啃下硬骨头,需练就“铁嘴钢牙”。从4月份接到命令进入扫黑专案组参与某涉黑案件办理工作,有14年的法制工作经历,早已让他练就了过硬的执法功底,曾经参与过原莱芜某涉黑案件、钢城辖区某涉恶案件的他并未马虎大意。

打铁还须自身硬!涉黑案件案情错综复杂,涉及人员多,时间跨度大,可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了能够保证案件的顺利进行,他详细研究了最高法指导案例、《扫黑除恶法规汇编》、外地经典判例等内容,到相关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丰富经验,练就自己的“铁嘴钢牙”,他要确保案件的每一个环节都不疏忽,每一起案件都不出问题。

面对“硬骨头”

唯有用更硬的实招回应

“我们的案子怎么样了?有希望了么?”

“大姐,您放心,案子办得很顺利,我们一定会破案给你们以交代的” 8月中旬,付德营正在和领导同事们研讨案件,钢城辖区被欺诈7万余元的李女士再次找到了办案队,询问案件进展情况。面对群众的询问,他总是耐心的向他们说明工作进展,同时心里嫉恶如仇的那股义气也不断膨胀,必须要坚决铲除黑恶毒瘤,让群众感受到身边的公平正义!

在扫黑专案组从事案件材料统筹工作的他,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和纷繁复杂的案件线索,他每天需要不断地一页一页的查阅案卷,一帧一帧查看录像,生怕漏掉一个细节,然后在脑子里快速的排列组合、梳理思路,形成网状图、计划表,确定次日的侦查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侦查员每天的情况都要汇总到他那里,他得熟悉案件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侦查不走弯路,少走绕路。

每天阅卷少则3万多字,多则10万余字,查看接近视频5个G,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点灯熬夜、加班加点就是再平常不过了,办公室成了他的指挥所、作战场和休息室。累了,倦了,就点上一支烟,找找状态,饿了,不愿出去,一桶方便面将就一下。

“为了快速推进案件,大家都非常辛苦,尤其是老付,几个月回不了一趟家,连秋衣秋裤都是他的黄金搭档吕海峰给买的。”专案组民警赵庆说。

由于案件涉及时间跨度长,侦办难度大,而且专案力量不足,在梳理案件的同时,他也会参与到调查工作中去,查缺补漏的做好补充侦查工作。

从春节到现在只休息了6天

他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郎

今年的十月一日,恰逢国庆、中秋双节相遇,已经在专案组坚守了74天的他回到家,与家里人团聚了一次,吃了顿团圆饭。可正在吃着饭,大女儿突然上吐下泻,趴在一边难受的直哭,付德营赶紧背起姑娘打车去了医院,一番问诊、检查,原来是急性肠胃炎,需要赶紧输液治疗。凌晨2点多,陪姑娘回家,他一觉睡到了天亮,一早他又回到了专案组,剩下的又都交给了家人。

“从春节到现在,他只在家呆了6天,大小得事都指不上”面对妻子的絮叨,他每次总是憨憨的一笑,但是妻子对他的工作状态已经习以为常,虽然絮叨,但却默默地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因为她知道丈夫一直干着有意义的事情。

从年初的疫情防控到后来某专案,再到现在的涉黑专案,挑战一个接着一个,对于从事法制工作的他来讲,每一项工作都非常重要,都来不得一丝马虎大意,都需要严谨细致的认真对待,在他眼里都是责任和担当。疫情期间,他拖着受伤的左腿辗转在疫情查控、案件审核两块阵地,在岗执勤96小时,核查车辆1110余辆、人员1470余人次,从严从快审核案件32起。他用近乎疯狂的拼命状态开挂开干,攻坚着一个又一个难题。

直至案件顺利移送起诉,他和专案组同事们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核查线索90余条,查证案件70余起,制作案卷材料92本。他本人查看录像资料200多G,制作阅卷笔录50余万字,汇报材料20余份,10月19日起,连续8天吃住在办公室,完成了56页纸的起诉意见书制作。

“干工作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想要让自己成长的更有价值,让自己得担当和付出能对得起头顶的警徽。如果可以,我愿意争当一名标兵!”他常提醒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