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战的主要对手是美军。而美军在当时是世界上所有军队中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其中地面部队全部机机械化或摩托人,共有坦克1000余辆,每个步战师和陆战师编有坦克140余,装甲车330余辆,各种车辆3800余辆。

反观我志愿军,不但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后期才有坦克部队参战),火炮和枪支在性能和质量上也都不能与美军相比。那么,志愿军战士是如何用血肉之躯阻挡美军的铁铁洪流,并战而胜之的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志愿军的步兵打坦克战术。

由于受到朝鲜复杂的地形条件限制,美军集中100辆坦克以上发动集群作战的比较少见,通常将坦克分散配属步兵作战,防御时充当固定炮火,进攻时则引导和掩扩步兵逼近前沿,撤退时则以坦克断后,保障步兵安全。

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实战中使用坦克的这一特点,给我志愿军创造了步兵战胜坦克的机会。实战中,志愿军步兵通常组建由3-4人组成的反坦克突击小组,其中一人持机枪以火力执行掩护,压制敌人步兵火力,防止敌坦克成员打开舱盖射击投弹,另外2-3人则手持爆破筒、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等攻击敌方坦克。

由于这些武器都需要人力投送,实际上就是血肉之躯与钢铁巨兽之间的较量,所以每一次反坦克小组出击,就都有了“敢死队”悲壮,只有最勇敢的战士才能承担这一任务。直到这五次战役,志愿军换装了大量苏式装备,这一战法才慢慢被专门的反坦武器取代。

1950年11月1日,志愿军39军向云山城发起全面进攻,而他们的对手之一就是是号称美军王牌的骑一师,这支部队装备精良,盛名百年,有美国“开国元勋师”之称,然而这一战却遭受重创,不仅被歼灭1840余人,还损失了28辆坦克、119门火炮、176辆汽车等装备,而28辆坦克中很多是被志愿军步兵打坦克战术摧毁的。多年以后参一名美骑一师退役老兵曾在回忆录中这样感叹:“中国人的步兵打坦克战术太可怕了”。

那么,这一战术究竟是谁首创并应用到实战中的呢?

实际上,志愿军虽然在国内战争中虽然积累了一些反坦克作战经验,然而解放战争的烈度完全无法和朝鲜战争相比,而志愿军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用步兵去打坦克也是这种学习的结果。

1950年10月24日夜,志愿军40军120师360团秘密接近云山。此时“联合国军”已经占领温进,并于第二天以坦克为先导沿公路向云山开进。25日7时许,360团打响了云山阻击战,然而第一轮打击下,虽然歼灭了敌人大量步兵,敌人的坦克却逃了回去,没过多久再一次掩护步兵扑了上来。

敌军的坦克好似移动的碉堡对我军威胁最大,必须打掉,然而在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如何打掉这些铁圪瘩却难住了志愿军指战员们。1营长宋汉珠将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2连郭善训,由他组建一个反坦克小组,实际上就是一支敢死队。

郭善训受命后迅速将全连的爆破器材集中起来,发现除了手榴弹之外,只有7根爆破筒,大家知道爆破筒只有放到目标上才能发挥作用,于是一个步兵打坦克战术也就出现了,那就是冒死接近战人坦克,拉响爆破筒,炸毁敌人坦克。

班副秦永发在战友的掩护下迎着敌人的炮火连续突进200余米,占据了有利地形,抱着爆破筒就跃上了公路,迅速接近一辆坦克,拉燃导火索就将它往敌坦克履带里插,正当他准备滚到公路一侧沟里时,却发现爆破筒被坦克甩到了地上,还冒着烟呢。

秦永发冒着爆破筒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一把捡起爆破筒将它插到坦克尾部,然后滚下公路旁的沟里,“轰”的一声巨响,敌坦克被当场炸毁。这是志愿军入朝以来第一次炸毁美军巴顿式重型坦克,也首创志愿军入朝作战步兵打坦克的范例。

战后,秦永发被40军授予“二级反坦克英雄”称号,记一等功一次。他首创的步兵打坦克战术也很快被推广,并在之后的战争中屡次重创敌军坦克,然而令以惋惜的是,1951年,秦永发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