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文房有四宝:宣城的诸葛笔、徽州的李廷圭墨、徽州的澄心堂纸、徽州的婺源龙尾砚。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我们工夫茶中也有“茶器四宝”呢?今天就十三夷和大家介绍一下茶器中的这四宝:宜兴孟臣壶、景德镇若深杯、潮阳红泥炉、枫溪小砂铫!

宜兴孟臣壶

孟臣壶,是种个头很小的紫砂壶,也是茶器中的主泡器。产自宜兴,由著名的制壶工匠惠孟臣打造,因此也以工匠的名字来给它命名。孟臣壶的壶嘴、壶口以及壶把平行在同一条线上,即便把茶壶倒扣过来,它也不会东倒西歪。这样绝好的封闭性能让酷暑里的茶也不会轻易变质变味。

孟臣壶采用的是双气孔结构,因此它提香、蕴香以及聚集温度的作用显著,用它来泡乌龙茶、普洱茶等等茶香高且醇厚的茶再合适不过了。除此之外,倘若你经常给它淋“茶水浴”的话,还能养出温润的包浆来呢!

景德镇若深杯

若深杯是茶器中的品茗杯,产自景德镇,把杯子倒转可看到杯底写有“若深珍藏”几个大字。它与主泡器孟臣壶一起在古代有着“品茗用壶非孟臣、用杯非若深不可”的说法。

说到若深杯的特征,大概可以用“白、薄、小、浅”来形容。首先来和大家说说它那雪白洁净的瓷胎,能够更加突出地衬出茶色来,一点也不抢茶汤的风头;另外它质地轻薄、杯身小,使茶汤香气四溢的同时又能一饮而尽;最后是它的杯底平杯口大、圈足又深,端起茶杯时不易烫伤手。仔细观察,会看到它通透的蓝色青花图案,喝起茶来也令人赏心悦目。

潮阳红泥炉

红泥炉是用潮阳当地的红泥精制而成的煮茶炉具,炉身小巧且耐烧。早在唐宋时,就已经声名远扬、颇讨茶人们喜欢了。

红泥炉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门盖俱全”,还能调节入风口的大小,使得煮茶时的火势均匀。有些手艺人会在炉门上刻些茶联,这使红泥炉的别致度加上了不少分!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它的供热原料炭火烟尘多、安全性低且不便携,于是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无明火、耐高温的电陶炉了。相较之下,电陶炉更安全耐用些,并且在冬天里还能充当电暖炉的角色。

枫溪小砂铫

小砂铫是茶器中的煮水器,又被称作玉书碨(wěi)、茶锅仔、薄锅仔。

小砂铫的外形神似侧把壶,口小内腹大,它的盖子很轻,轻到水沸腾时盖子会上下跳动,噗噗噗地来喊你泡茶了,煮起水来很是鲜活。用它来煮水,从不用担心煮时的火候大小以及煮后滋生水垢的问题。用它煮的水来泡茶,只会让茶的口感变得更好!另外小砂铫有红白泥之分,一般选用白泥的为最佳。

听十三夷介绍完这茶器中的四宝,你最喜欢哪一个呢?留言区一起讨论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