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新高考来了,2021高考生,还在为新高考志愿如何填困惑,还有谁没有搞清楚?

明年重庆新高考3+1+2志愿如何填?一文讲明白,十字定位“先中间、后两边”,只用3步操作,河北、辽宁考生可收藏备用。

2021年3+1+2新高考8省市中,重庆和河北、辽宁规则相同,均为“专业+院校”模式。志愿填报难度整体较同批的广东、湖南、湖北、江苏和福建要小很多,考生录取难度不大,重点是避免亏分

一、率直的勋哥,太可爱了

今天想要写这篇文章,与勋哥有关。

昨天刚看了勋哥的视频,感觉这哥很率直可爱,建议大家关注一下。

勋哥在半月之前的一则视频说:有粉丝问我辽宁新高考志愿如何填?这个,我真的不会!毕竟很多具体的政策还没公布。

单从这一点儿看,勋哥至少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很可爱!比很多整天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大威要高明一万倍,这种态度就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欣赏勋哥,看好他一手潇洒飘逸的粉笔字。而勋哥的勤奋和多产,上图可见一斑。但还是要感慨一下,勋哥这几年确实老矣,不同时期的视频对比一目了然。

实际上,2021年新高考的政策基本已经全部公布了,没有公布的也可根据政策逻辑推导出来。那么,2021新高考政策到底哪些还未公布,哪些已经公布了呢?

本文先帮大家理清楚,再教重庆考生新高考志愿如何填报,这样操作思路就比较清楚了。文章比较长,请大家耐心一点,慢慢看,全是干货。

二、“3+1+2”新高考已确定和未确定的政策

1、河北、辽宁和重庆实行“专业+院校”模式,专业平行,考生录取到的一定是自己填报的专业,不填的专业不会录取,也不会被调剂,具体到不同省市的数量不详但对志愿填报没有影响;

2、选考物理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录取。

3、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参与全省赋分,这个可以忽略,毕竟专业选科限制在那里,录取是看位次。

4、不确定的招生计划

各省新高考政策要求,对首选不限科目的专业,各大学要综合考虑物理和历史选科比例适当分配招生计划。

这个看似不确定的计划,实际上它是确定的。

首先,高校在分配招生计划的时候,将上年理科计划分配给物理、纯文计划分配给历史,这个没有任何悬念。

而往年文理兼招的部分,也就是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均可的专业,大概率按与往年大体持平的比例,分给对应省份的物理和历史考生,这波操作比较符合大学招办的品格。

笔者在历史教程中,展示过以上几省的各科选考比例,提醒大家重点关注选考物理和历史的考生比例。数据显示:河北与老高考文理最为接近,而湖北与老高考背离最大,选考物理的下降11%,而历史上升11%

但可以预见的是:高校大多不会随动调整,毕竟都觉得这是考生的选择,与我们大学个体无关,况且增加的是文科生,又不是理科生,所以也会直接被无视。

三、重庆2021志愿填报实操“先中间、后两边”先定位再排序

重庆新高考志愿填报,与浙江和山东相似,所以考生家长仍然要纠结于是否要填满政策限定的80个还是96个志愿。

主要原因,是这些家长对孩子对录取到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没有数儿。

通过上面的政策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3+1+2新高考与老高考的文理已经趋同。都是两大阵营的考生在比拼。无非是一个物+X、史+X ,一个物化生、政史地而已。

所以,仍然要用到老高考的3年专业录取数据,活用“十字定位法”,采取先定中间(录取可能性最大的专业)、再两边的排序策略。实操只要3步走:

举例说明一下:2021年重庆选科物化生(其他选科组合原理相同)20000名的考生,对专业要求不是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报考目标?请看实操:

正在制作中未拆分版的重庆新高考专用大数据

模拟填报操作说明(正式填报请自觉选用物化生版)共3步:

第一步、按平均位次(表中黄底红字区)升序排列;

第二步、找到平均位次20000名区间,划出录取概率最高的专业区域(黄区)如下:

第三步、在此区域之外,各选取一部分用来冲和保就行了。

由于是定位出的报考目标,录取可能性已经相当高,志愿填报重点是研究一下把黄区中哪个最喜欢的专业放在前面,争取先被录取,而冲、保专业各选几个,80个还是96个已经不重要了。

怎么样?重庆考生,您学会了吗?这就是“先中间、后两边”的操作流程,有专用数据的配合,是不是非常简单实用?2021年河北、辽宁考生同样适用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