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垃圾强制分类首日,南京人分得怎么样?遇到哪些问题?后续又会如何解决?当天下午,南京市城管局召开新闻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市城管局统计数据,全市有近九成共3528个小区实行“撤桶并点”分类投放。

居民积极配合垃圾分类投放。城管局供图

现 场

近两万名督导员上岗

早上6点10分,52岁的垃圾分类督导员陈香就来到了溧水区永阳镇安阳花苑的清洁小屋,开始垃圾分类督导工作。清洁小屋每天投放时间是从早晨6:30~9:30,下午5:30~8:30。这个时间段她每天都会提前到,等待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

图源:城管供图

11月1日是南京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第一天,早晨她对每一个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都进行了破袋检查。她告诉记者,大部分居民都已经能够把垃圾正确分类,只是还有些年轻人喜欢点外卖,吃完外卖以后习惯性地把餐巾纸、快餐盒和剩下的饭菜直接放到一个垃圾袋里。在破袋检查时,她告诉对方餐巾纸、快餐盒和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剩下的饭菜属于厨余垃圾,需要分开投放。年轻人觉得有点脏,不是特别愿意。这时陈香就主动接过垃圾袋,当面示范给年轻人看,搞得他们都不好意思,都会说谢谢阿姨,下次一定分开投放。

记者从南京市城管局获悉,垃圾强制分类首日,全市有近九成共3528个小区实行“撤桶并点”分类投放,其中861个小区在建成的168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进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当天,全市共有6778名垃圾分类指导员、12876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到小区开展“桶边指导”、值守巡查和宣传服务,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

开 罚

城管昨查办案件5起处罚金额1080元

记者从南京市城管执法总队获悉,自2020年11月1日起,市城管执法总队带领全市城管执法队伍,重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南京垃圾强制分类首日,南京城管查办案件5起,处罚金额1080元。

在此期间,总队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组共开展上门宣传179次,检查各类场所189家,对其中不符合垃圾分类要求的64家单位开具各类执法文书64份。

30元!南京开出垃圾分类首张个人处罚单

记者了解到,昨天上午7时,秦淮区城管执法队员在巡查到棉鞋营南无名巷巷口一家小吃店时,发现该小吃店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要求整改后仍未按照要求分类,执法人员于是对该店老板开出了南京首张垃圾分类个人处罚单,罚款30元。

探 讨

1、缺乏“桶边督导员”分类全靠居民自觉

昨天上午10点左右,南京晨报记者来到建邺区南湖路南苑街道金虹花园小区。记者走访发现,小区原来的垃圾桶只是相对集中在一处路边,虽然有的垃圾桶上贴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字样的标识,但每个桶里垃圾依然没有分类,垃圾还是胡乱地投放在桶里,现场也没有看到有工作人员进行督促指导。

图源: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卢斌 摄

在利星公寓小区,这里垃圾同样都没有进行分类,虽然每只垃圾桶上都标有垃圾分类的类型,但记者通过近半小时的观察发现,没有一个居民将垃圾按要求进行分类,而是将垃圾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对于此类因缺乏“桶边督导员”而导致分类效果不佳的小区,南京市垃圾分类主管部门将尽快安排专人进行桶边督导,并且组织志愿者,发动党员、机关干部开展志愿服务,面对面指导居民正确分类。

2、部分小区突击撤桶 居民将垃圾扔在原地

在鼓楼区长阳花园,记者看到原本每栋楼道口的垃圾桶已经撤走,但是在“原址”上仍旧堆放着很多垃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来是小区突击撤桶,好多居民不知道集中投放点在哪里,只能扔在原地。

“没有任何事先的通知,可以说是‘一夜撤捅’,早上出门倒垃圾发现垃圾桶没有了,很多人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垃圾丢在哪,只能在原地堆放。”小区居民张先生表示,“小区业主都非常支持垃圾分类,不少人在业主群里晒出了其他小区垃圾房的照片,都表示很羡慕。相比之下,我们小区的工作很滞后。”

对于这类突击撤桶的小区如何善后?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副处长龙瑞介绍说,对近几天撤桶并点的小区,将加强巡查和保洁频次,劝阻乱扔垃圾行为,保持小区环境整洁。“年底前将确保垃圾集中亭房建设完成,尽快恢复小区正常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秩序”。

3、分类准确率有待提高 厨余垃圾分好不容易

南京市城管局通报的数据显示,全市共配备830辆厨余垃圾车、217辆餐厨垃圾车,全力保障小区、农贸市场的厨余垃圾和餐饮饭店的餐厨垃圾的分类清运,做到日产日清。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清运车也已到位,按照每周不少于1次的频次进行清运。截至11月1日13:00,玄武、秦淮、建邺、鼓楼、栖霞、雨花台、浦口、江北新区清运质量达标的厨余垃圾合计35.18吨,全天预计100吨左右。

根据南京市规划,目前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950吨/日、年底前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650吨/日,垃圾强制分类首日达到质量要求的厨余垃圾总量,与日均处理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尽管这里面有预留的产能。而从首日各区城管队员督导的情况来看,垃圾分类准确率还优待提高,特别是将厨余垃圾分好是个难点。

厨余垃圾投放时要破袋,剩下的袋子要放到其他垃圾桶里,过程中容易弄脏手。事实上,已经有不少聪明的市民想到的解决的办法。有不少市民在家里将厨余垃圾集中收集到一个专门用的小桶里,这样每次倒完厨余垃圾回家把小桶洗干净就可以了,既干净又环保。

记者手记

坎坷难以避免 迈过即是坦途

11月1日是南京市垃圾强制分类首日,从首日的整体情况来看,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广大市民、企事业单位对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的重大意义都很理解,对垃圾分类工作也非常支持;忧的是,垃圾分类是一个习惯养成过程,我们在推进这项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南京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推行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民生“关键小事”。垃圾分类标定的是文明建设新坐标,体现的是绿色发展新理念,担当的是社会治理新使命,展现的是百姓生活新时尚。

因此,遇到问题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当天的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居民小区缺乏督导员的问题,也发现垃圾集中收集亭房建设滞后的问题。不少居民对此不理解,认为政府部门办事一阵风,不考虑各个小区的实际情况。然而,各级政府也很为难。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工作节奏,很多事情无奈地被延后。但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已经箭在弦上,无论时间多么紧张、事情多么繁杂,我们都要将这项工作往前推进。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11月1日这天,南京市的居民小区会很混乱,会出现垃圾遍地的场景。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因为前期的宣传到位、指导到位,绝大多数小区秩序井然,很多居民能够将垃圾正确分类,并准确地将分好的垃圾投放进指定垃圾箱。

习惯的养成,要有一段时间,但不管怎么说,都会有一个下定决心的日子。而11月1日,就是南京市全体市民集体下定决心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不管你愿不愿意,《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就在那里;不管你理不理解,楼道口的垃圾桶再也回不到原点。

可以预见,从11月1日开始的未来一段日子里,南京还会有不少小区、居民在垃圾分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只要全体南京市民万众一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就一定能迈过坎坷,踏上新时代绿色生活的坦途。

来源: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仲永、卢斌、黄燕

编辑:芊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