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声响起时,贝丝恍若惊醒一般从浴缸里爬出来。

完蛋,迟到了。

今天这场象棋比赛对她而言很重要,对手是排名世界第一的顶尖棋手,博戈夫。

只要打败了他,自己就能成为世界第一。

可贝丝的迎战准备,却是在比赛前一晚,喝得烂醉如泥。

半湿的短发,晕花了的眼线,这一切都表明了,她的状态不佳。

她掏出两颗绿色小药丸,拎着还没来得及穿上的高跟鞋,面色仓惶地奔向现场。

推开门走进去那一刻,镁光灯亮起,所有人的目光犹如利剑一样射向她。

棋局还未开始,时钟的滴答声就已响起,战局的紧张蓄势待发。

一边是黑眼圈大得快掉下来的贝丝,另一边是虎视眈眈打量她的象棋老手。

她能赢得这场比赛吗?

后翼弃兵

The Queen's Gambit

可以说,《后翼弃兵》绝对是十月的一匹大黑马。

评分高开高走,豆瓣由9.1一路攀升至9.3;烂番茄新鲜度100%。

最苛刻的一批人都对它赞不绝口,剧集质量绝对有保障。

肉叔一口气刷完了七集,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酣畅。

别因为听不懂名字就劝退。

肉叔对国际象棋也不了解,但是丝毫不影响观看体验。

这么说吧,即使压根不懂象棋的人,也不会在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感到枯燥无味。

因为它集集有高潮,开启自动爽剧模式不能停——

女主,贝丝·哈蒙,母亲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

只留下了毫发无损的她,被送往了孤儿院。

家庭变故让贝丝比同龄人更加沉默,一双大眼睛扑闪,却没有生气,对周遭的世界冷眼旁观。

转折源于一次偶然。

一次下课后,老师让贝丝去地下室清洗黑板擦,在那里,她遇见了独自下棋的校工萨贝。

象棋的世界无需对手就可以独自沉浸,孤僻的贝丝一下就被吸引了。

她仅凭观察就能从一窍不通到入门,掌握了象棋的玩法。

孤儿院的孩子们每天都会被分发一粒绿色小药丸,帮助入睡。

而贝丝却把它当成了进入异度空间的钥匙:

和萨贝先生对弈时,白天她输了棋局,晚上就在宿舍的小床上,在天花板上形成的棋盘幻象中,独自复盘。

没过多久,贝丝就已经能完败校工了。

有人不信邪,邀请她去高中和一群精通下棋的男生比试。

注意,不是一对一,而是1v12,同时进行。

而贝丝,仅用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就实力碾压了这群佼佼者们。

其中最拔尖的,也在15步下,败给了贝丝。

这一年,她年仅九岁。

15岁那年,贝丝被一对夫妻收养了。

新家庭并不富裕,而贝丝在杂志上意外发现,参加象棋比赛竟然还能赚钱,第一名奖金有100美元。

而贝丝的升级打怪之路也顺利开启——

她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对比赛规则也一点儿都不了解,甚至连棋钟都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负责登记的小哥理所当然地把她看成了菜鸡。

你确定要参加吗?

我们没有女子组

言辞间满是轻视与怀疑。

但你要知道,闷声干大事的人从不屑于辩解。

第一场,贝丝即使在不了解规则的情况下,完败对手,手速全场第一。

在这种竞赛性质的棋局上,贝丝的优势很快发挥了出来——

她有极强的胜负欲,还有明确的目标:

和最牛逼的高手对决,然后打败他。

象棋不仅是一场力量上的搏斗,还是一场心理战。

看她在棋场上的眼神。

双手托腮,气定神闲,眼里全是笃定的光芒。

这是属于胜利者的姿态。

贝丝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透明,在赛场上大获全胜。

从州冠军,到全美冠军,贝丝一路开挂,轻轻松松KO所有顶级玩家。

一个天才的形象,立住了。

尽管全剧都是围绕着贝丝·哈蒙这个天才棋手的一路成长来展开。

但看似爽剧的外壳之下,一条缝隙却在无声息中裂开。

海报就透露出了关键信息:

大眼睛的贝丝,胸有成竹双手托腮的审视,无形中给人压迫感。

这是她每次在棋局上碾压对方时,透露出的神情。

但仔细看,和棋子共同构成棋局的,还有几样东西:

威士忌,还有开头贝丝吞下的药片,镇定剂。

酗酒,嗑药。

天才,还是疯子?

一切都早有端倪。

贝丝还在孤儿院时,在镇定剂带来的幻象中,逐渐上瘾。

而一旦政府停止向儿童提供这种药呢?

小小年纪的她,无师自通地撬开了办公室的窗。

把装在玻璃瓶中的镇定剂,往嘴里塞了两三把还不够,又把兜里塞得满满当当。

——明显的戒断反应。

形成对药物的依赖以后,每次比赛前,贝丝都得来几颗。

她坚信自己的潜能,只有在服药过后的朦胧中,才能被激发。

每一次胜利背后,是摇摇欲坠的人生。

但药物制造的幻象,如何长久?

贝丝在一路登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来自苏联,排名世界第一的象棋冠军,博戈夫。

一向无往不利的贝丝,算是碰到了壁垒。

看这两位棋坛高手的第一次正面较量。

博戈夫步步紧逼,而贝丝只能节节败退。

挫败,写在她的脸上。

她的眼神从人群,再游移到棋局,不甘地抿了抿唇。

直到她明白这一盘棋无力回天以后,目光定定地射向了对手。

而对面博戈夫的神情,却正如当年在地下室中打败她的萨贝一样,带着掌控之中的镇定,没有流露出一丝疑惑与慌乱。

尽管贝丝已经足够强大。

但到了真正的高手面前,她觉察到了自己的渺小。

那是一种难以望其项背的落差感。

无法忍受失败的贝丝,选择了用药物和酒精麻痹自己。

太脆弱?还是输不起?

贝丝刚成名时,记者采访她,为什么会迷上象棋。

她回答:

64个格子就是整个世界了

我在那个世界里感到安全

一切都在我的操纵和掌控之中

但如今,你再看。

与其说是她掌控了棋局。

倒不如说,是棋局掌控了她的人生。

一个细节:

去同学家参加party,当所有人都随着流行音乐摇摆起舞时,贝丝坐在一旁,无所适从。

她无法融入人群,更不能理解她们的行为。

这种在棋盘之外的快乐与自得,从不属于她。

《后翼弃兵》看似披着大女主光环的爽剧外壳。

但在将天才拉下神坛的仪式中,完成了向人的蜕变。

到底是棋执我,还是我执棋?

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摆在贝丝面前真正的危机。

《后翼弃兵》不仅是一个天才的成长之路。

它更是一部女性如何在男性社会中突围的最佳范例——

贝丝的亲生母亲,原本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数学家,前途无量。

但一步踏错,人生尽毁。

她做了别人的情妇,成了不能见光的存在。

就连贝丝的存在,也成为她错误人生的一个印证。

但没人指责出轨的男人,却总是一边倒地质疑女人的动机。

而她连带着贝丝成为了讽刺,是入侵者,破坏者。

怎样才能解脱?

她对贝丝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闭上眼睛。

随后在车祸中自杀,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而在贝丝的领养家庭中,继母也是如此。

她和丈夫曾经有过一个亲生孩子,可孩子年幼夭折后,夫妻俩的争吵也与日俱增。

领养贝丝,既是为了弥补孩子夭折的伤痛,也是为了缓和夫妻二人的关系。

而裂痕愈渐加深,直到再也无法修复——

丈夫最后一次出差后,就再也没回来,在外组建了新的家庭。

她成了弃妇,终日郁郁寡欢,借酒买醉。

本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家的女人,却被捆绑在婚姻与家庭的不幸中。

她们都是被男权社会所抛弃,失败女性的缩影。

但贝丝是一个例外。

在爱情观上,她持有绝对的清醒。

爱情对她而言,是释放欲望,而不是制造羁绊。

一个细节。

和男友上床以后,她优雅点起一只事后烟,捧起书阅读,视一旁的男人为无物。

反倒是男友弱弱开口询问:

我应该留下来,还是回房?

她目光清明地应了句:随便你。

随后继续抽烟看书,自得其乐。

情爱对她而言只是生活的调味品,她从来不会因为一个男人,而选择驻足不前。

而棋手的身份,更是一种反叛。

在孤儿院的时候,萨贝先生因为女孩的身份不肯教她。

象棋世界里,天然就将女性排斥在外。

甚至女性自身,也不认为这是一条好走的路。

贝丝的养母,在听说她要去参加象棋比赛时,迂回地表示:

我确实认为像你这么大的女孩

有必要去扩大社交圈子

我只是觉得参加舞蹈班或女子社团

会比较容易交上朋友

简而言之,女孩下什么象棋呀,得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

即使她小有成绩,人们关注到的也只是她的女性身份所带来的新鲜感。

而忽略了标签之下的人。

要知道,即使是那时候的女子世界冠军,甚至没有和男棋手下过棋。

而贝丝做到了。

直到最后一场比赛,她打败了博戈夫时。

掌声雷动,所有欢呼声都只奔着她一人而来。

没有人因为贝丝是女性,就对她有半点轻视。

她用实力证明了,当棋手被剥去偏见的外壳时,当天才被模糊性别时,创造伟大的,可以是任何人。

就像被她撕开的那道隔绝天花板的蕾丝纱帘。

纱帘之外,才是她的棋盘。

无需蕾丝点缀,她早已为自己披戴上了一身星光。

编辑:西雅图不想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