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好汉总遇到无赖。

杨志在街着卖刀,碰到了牛二,被撩得火起,一刀斩了牛二;鲁智深在相国寺安身,也碰到一群均泼皮要收拾他。鲁大师无奈之下,拔起了垂杨柳,镇住了这帮无赖。

就连水浒中最大的反派高俅,也是一个泼皮无赖出身。宋朝的泼皮无赖很多,鲁智深和杨志碰到的只是极少数而已。

泼皮无赖是怎么来的?不就是不务正业的游民吗?那高俅,不也是泼皮无赖出身吗?只是高俅运气比较好,攀上了高枝而已。泼皮无赖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有,现在也不少。那么,泼皮无赖是怎么产生的呢?

北宋末年,朝政混乱

那宋徽宗,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征花石纲、耗费无数人力物力,那老百姓破产之后怎么办?只有成为流民喽!

土地被迫卖给了富户地主,或者是被当地的豪强占有,老百姓没有办法,只能成为流民。流民要讨生活,也只能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才能生存地下去,所以就造成了越是繁华的地方,泼皮无赖越多。

北宋律法宽松,也促进了泼皮无赖的产生。最多就是训斥一番,打几板子,伤不到根本,怕甚?

除了流民之外,最大的泼皮来源地,反而是东京。破落的军户、无业游民、穷门小户家里孩子多无法就业的,很多人拉帮结伙、敲诈勒索,成为了泼皮无赖。

那高俅当年不也是宣武军的破落户吗?教唆他人逛窑子,结果被驱逐出东京,最终不也是回来了吗?

要知道,在某些朝代,泼皮是要被罚劳役,甚至坐牢的!相比之下宋朝太宽松了!

北宋经济的繁华因素,为泼皮无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宋朝的军事一塌糊涂,经济却冠绝诸朝,市场经济繁荣,这就催生了一大批游手好闲、坑蒙拐骗为业的泼皮无赖。

他们分地盘、分区域,聚焦在楼堂馆所、青楼酒肆、集市卖场附近,敲诈他人、撒泼谋利、坑蒙拐骗,以此为生。

越是繁华的场所,泼皮无赖就越多;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越有泼皮无赖生存的土壤。那些穷得榨不出一点油水的地方,狗都饿死了,泼皮无赖靠什么生存?

宋朝的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城市,人口超过了百万、酒楼、青楼等超过了六千家,泼皮无赖不多才怪呢!

但是,这些人虽然凶横,却也畏惧法度,他们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游走在律法的边缘,地方治安官员也拿他们没办法。总不能因为人家诈骗就把他抓来下狱吧?

只怕宋朝的监狱要装不下了!还得管他们饭呢!

此外,官府也不是那么干净,他们也有倚仗这些城狐社鼠之处,官员有些不方便做的事,也可以让这些泼皮去做,客观上为他们的生存创造了条件。

泼皮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帮闲”

什么是“帮闲”?就是那种惯会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看热闹起哄的泼皮无赖,他们没事就在街上胡转悠,碰到公子哥调戏个少女啊,碰到街上打架啊等事情,往往喜欢去凑个热闹、寻个乐子。

这伙泼皮,没事就成群结队,看看哪里有便宜可占等等,鲁智深不就是这样和他们认识的吗?

最后鲁智深反而和这群泼皮成了“好朋友”,也许,鲁大师很寂寞吧,需要向人倾诉,即使对方是一群泼皮!

不要小看这些“帮闲”,他们眼光毒辣、消息灵通、手眼通天、势力雄厚,有些事情离了他们还真办不成。

所以,存在即合理,不要说宋代的泼皮无赖多,现在难道就少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