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网络购物高峰比往年更早,11月1日各大电商平台已经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定金预售”“红包补贴”“直播带货”“跨店满减”“限时抢购”“低价秒杀”等形式令人眼花缭乱。今日,洛阳市市场监管局指挥中心、洛阳市消协针对网购时容易发生消费纠纷的“雷区”发布消费提醒,提醒广大消费者切勿盲目下单,理性购买,防范风险。

下单前

选择正规、有经营资质的电商购物网站和商家,交易之前认真阅读交易规则和商品说明,仔细查看交易记录和对卖家的评价,并向卖家了解商品的售后服务制度。绝大多数电商平台或网店都会向消费者发放各种红包和优惠券,应提前向商家咨询了解是否存在使用门槛,弄清红包、优惠券能否真的能带来实际优惠。另外,许多消费者遇到“跨店满减”的情况时,往往为了达到满减金额而可以去凑单购买其他商品,结果买了许多并不实用的商品。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和商家选择用“预付定金”“定金翻倍”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然而“定金”支付后,却存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建议您在挑选需要缴纳一定货款的预售商品时,要注意“定金”与“订金”的区别,“定金”通常情况不会退还,尽量确定需求后再支付。支付过“定金”的商品要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剩余款项,避免因超期未付款遭受经济损失。

需要注意的还有“组队分红包”活动,消费者为了能够多得红包,往往会添加一些陌生人“组队”,但是很多二维码包含木马程序或广告链接,请您最好不要轻易扫码或接受不明身份网友的好友请求,以免落入“陷阱”。

付款时

不要通过陌生网站或不明链接付款,不要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传到网上,也不要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最好在正规电商平台上完成支付,不要轻信卖家所谓的“好评返现”“返点”等承诺,不要离开有第三方监管的交易平台,而通过QQ、微信等私下付款,更不要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

消费者在网购交易过程中一定要有存证意识,尽量保存好聊天记录、促销页面截图、消费订单信息、交易凭证等维权依据,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与商家产生纠纷后,如果无法协商解决,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到货后

“双11”商家发货量大,容易出现延迟发货的情况,消费者请谨慎购买新鲜食品、水果或者对储存条件有严格要求的商品;在签收快递物品时务必开箱验货,遇有不符合情况时应当面拒签。对于已签收的物品,做好包装物品的处置,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洛阳市市场监管局指挥中心提醒消费者,购物时遇到问题请及时拨打24小时维权热线12315反映诉求。您也可以直接将相关内容发送至其所属地区的市场监管部门,高效便捷。(洛报融媒记者 李岚 通讯员 李二帅 肖慧) #洛阳头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