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开国大授衔,一千余位开国将领被授予少将及以上军衔。这些共和国将帅,无一不是百战将军。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如今新中国已经建立,开国将帅们终于可以不再饱受鞍马劳顿之苦,中国人民也终于可以安居乐业,共建美好家园了。然而,授衔后39天就有1位开国将帅辞世,令人惋惜!

开国授衔

最先辞世的开国少将是资凤少将,1895年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蔡子池乡聂洲村,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已经32岁了。开国元帅中,比他年龄大的只有朱老总和刘伯承;开国大将中,比他大的只有张云逸;开国上将中,比他大的只有陶峙岳;开国中将中,比他大的是傅连暲;开国少将中,比他大的有2人,史可全和李元少将。从1955年9月27日授衔,到11月5日资凤少将去世,只有短短的39天。

资凤少将之墓

最先辞世的开国中将是朵噶·彭措饶杰中将,他于1903年生于西藏拉萨。幼年天资聪敏,在贵族学校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是藏军中著名的爱国人士,在拥护祖国统一,促进西藏和平解放的事业上功勋卓著,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57年3月13日,朵噶·彭措饶杰中将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54岁。

朵噶·彭措饶杰

最先辞世的开国上将是贺炳炎上将,他于1913年2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16岁跟着贺老总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贺炳炎是贺老总麾下著名的战将,他作战勇敢,总是冲锋在前,为将士们的典范。战争时期他失去了一条臂膀,被称为“独臂将军”。1955年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1960年7月1日病逝,年仅47岁。

贺炳炎

最先辞世的开国大将是陈赓大将,他于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祖父是湘军著名的将领,他也算是将门之后。这位备受世人喜爱的开国大将,曾经是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也是抗战中赫赫有名的386旅旅长,更是建国后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者,他资历深厚,功勋卓著,是解放军中不可多得的全能将才。1955年授衔后,他为了祖国的事业鞠躬尽瘁,于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

陈赓大将

最先辞世的开国元帅是罗帅,他于1902年11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17岁在长沙协均中学和青岛大学读书时,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1927年在武昌中山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经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63年12月16日,为国操劳一生的开国元帅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罗帅

开国将帅中,最先辞世的开国少将是资凤,授衔后39天去世,享年60岁;最先辞世的开国中将是朵噶·彭措饶杰,享年54岁;最先辞世的开国上将是贺炳炎,年仅47岁;最先辞世的开国大将是陈赓,享年58岁;最先辞世的开国元帅是罗帅,享年61岁。这些威名远播的开国将帅,终其一生,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他们的英名值得永世纪念。

解放军授衔和开国将帅的故事有很多,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在战年代他们南征北战,浴血沙场;和平之后又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上几本书生动展现了开国授衔以及著名将帅的多彩人生,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镜,启迪智慧,从我做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