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联组会议现场。

10月28日下午,东北大厦三楼东北会堂气氛庄重而严肃,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此召开联组会议,对市检察院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对于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打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司法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在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还是第一次。根据会前报名情况和会上随机提问,会上,共有11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进行了询问。

一问一答。问的,是人大代表反映比较集中、人民群众普遍关注、法律监督需要着重破解的难题;答的,能够直面问题、态度真诚、详尽细致。“特别是面对一些颇为尖锐的问题,应询者也能够做到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轻,充分体现了司法机关负责、担当的态度。”在会上随机举手提问的市人大代表张仕卿对这次专题询问给予高度评价。

询问人

市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王武范

市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是怎样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当中感受公平和正义的?

应询人

市检察院检察长张为

近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和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检察业务重新定义为“四大检察”和“十大业务”。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以司法办案为核心,以“求极致”的精神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以更高标准优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重点加强对虚假诉讼的监督,提高检察机关的监督能力和权威性。二是以司法为民为根本,在履行法律监督过程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严格落实检察机关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制度,聚焦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开发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三是以强化自身建设为关键,全面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询问人

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刘野

刑事审判监督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权,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检察机关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刑事审判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应询人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吴冬

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筑牢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等理念,充分发挥刑事抗诉的引领作用,综合运用口头纠正、纠正审理违法意见书、再审建议、检察建议、刑事抗诉以及情况通报等多种方式开展监督。二是建立抗诉裁判统一把关机制,拟提出抗诉意见的案件需经员额检察官联席会议统一研究决定;推行抗诉案件事前沟通机制,对不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及时提出指导意见,防止抗诉权滥用;采取检察从严审查机制,强化抗诉必要性审查,确保抗诉案件质量。三是加强与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协作配合,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并强化监督。

询问人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妇联主席袁柳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三年来取得了哪些进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应询人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吴威

我先举一组数据:三年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领域共立案1639件,2018年、2019年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349%和84.29%。今年截至目前,两级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领域共立案612件,同比增加59%,呈现出办案规模持续扩大的态势。这项制度实行以来,检察机关建立了专项化推进工作模式,相继推动了辽河流经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并针对疫情防控、生态环境等工作开展了十余项专项治理,取得较好效果。此外,还推动信息化办案,研发了全国独创、技术领先的“沈阳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有效解决了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问题。

询问人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第二中学校长关凤艳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作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第一个诉讼阶段,公安机关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辩护权、促进刑事和解及与检察机关协作配合、接受监督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应询人

市公安局副局长高雁翔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是2016年开始的,沈阳是试点城市之一。公安部门制定了全面推进行政案件认罪认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形成了高效运转的程序。建立了九个执法办案中心,将公安部门所有刑事案件审查全部集中于此,并将嫌疑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和适用速裁程序告知书固化到智能一体化的审讯程序中。同时,努力促进刑事和解,还与检、法、司等部门密切配合,促进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询问人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初立华

市法院是如何接受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的?对检察院加强民事执行监督工作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应询人

市法院执行局局长白云良

市法院执行局建立专人专班,负责检察建议的接收、审查、审核、登记、协调,以及回复等,并建立台账,做到有错立纠。2015年至今,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检察建议517件,已办结并回复486件,另外31件今年检察建议移送案件正逐一办理。此外,结合检察建议,执行“一案双查”,强化法院内部管理。

询问人

市人大人选委主任委员梁志新

检察机关监督刑事执行检察有哪些具体方式?目前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何?今年7月1日社区矫正法正式实施,检察机关如何履行好对社区矫正的监督职责?

应询人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勇

刑事执行检察作为检察机关十大业务之一,是对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等执法活动的监督,对刑事判决、裁定执行、强制医疗执行、羁押和办案期限等的监督。近年来,检察机关以办理案件、派驻检察、巡回检察的方式,依法对刑事执行工作开展法律监督。今年1-10月依法办理看守所(监狱)执法活动监督案件875件,被办案机关采纳864件;办理社区矫正机构执法活动监督案件43件,被采纳36件;办理刑事判决、裁定执行监督案件100件,被采纳87件;办理强制医疗执行监督案件6件、羁押和办案期限监督案件3件,均被采纳。监督案件的整体采纳率达96.98%。

今年7月,市检察院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区矫正交叉巡回检察活动,通过与市司法局开展联合检查、组织各基层院进行交叉检察,实现了对全市176个司法所的全覆盖。

询问人

市人大代表张仕卿

我来自企业,公司在外地曾因虚假诉讼遭受经济损失,因此想了解沈阳检察机关是如何开展虚假诉讼监督工作的?

应询人

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吕昆玉

虚假诉讼是当前诚信社会和法治社会建设的一个毒瘤,损害了司法秩序和司法权威,但由于它利用了民事诉讼的合法外衣,很难被及时识别和发现。2016年以来,市检察院陆续开展多次针对虚假诉讼的专项监督活动,截至今年9月,共受理涉及虚假诉讼监督案件的线索200多件,办结175件,其中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案件162件,移送涉嫌犯罪线索34件。在虚假诉讼监督工作中,检察机关一方面以专项监督活动为抓手,强化办案,以高压态势震慑虚假诉讼行为,一方面用好调查核实权以及询问、查询、委托鉴定等手段,切实提高监督质效。同时,加强与法院、公安等部门的合作,形成监督合力。

询问人

市人大代表沈长征

在判决执行中,有三种情况可能损害被执行人利益:超标的查封、超低折扣评估拍卖、查封后长期不处理。检察机关对此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监督措施?

应询人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贾海洋

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也是检察机关下一步加强执行检查监督的重点,一方面要有效拓宽案件来源渠道,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扩大民事执行的监督面和案件链;另一方面积极稳妥运用调查核实权,不断提升办案能力和质效。对于评估环节不正常和超标的查封案件,要加大调查核实力度,一旦查实评估鉴定机构和人员有违反职业操守和违法问题,及时向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对相关司法人员涉嫌渎职或违法的,及时将案件线索移送相关部门。

询问人

市人大民侨外委主任委员衣甫

假释作为宽严相济的政策,有利于促进罪犯积极改造,同时降低刑事成本和监狱监管压力。但是据了解目前沈阳地区假释适用率不高。请问司法局在与检察机关共同提高假释适用率方面还将做哪些工作?

应询人

市司法局局长王佩军

假释作为刑罚执行工作的重要一环,社会关注度较高,如何正确把握这一政策,确保假释罪犯不重新违法犯罪,是各政法单位共同面临的课题。司法局在依法依规办理假释工作,有效发挥假释对服刑罪犯激励作用的同时,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加强对罪犯的管理教育,完善教育改造质量评估机制,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同时,主动与检察机关、法院、公安机关和地方政府等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公正执法、阳光执法。

询问人

市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刘彦学

刑事申诉检察对规范检察权的行使具有重要意义。请市检察院介绍一下办理刑事申诉案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具体情况。

应询人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雅君

检察机关受理刑事诉讼案件的范围包括两类:一类是不服法院作出的生效刑事判决和裁定,另一类是不服检察机关作出的终结性司法结论。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申诉案件时,以纠正冤案错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审查定案的事实、证据的采集、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年来,两级检察院共办理125件刑事申诉案件,有三起案件通过监督得以纠正。

来源:沈阳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