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又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在此次会议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并号召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在鄂粤湘赣诸省发动秋收暴动。9月,主席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在秋收起义之后没多久,1927年11月,湖北黄安、麻城等地也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那就是由潘忠汝、戴克敏、吴光浩等同志共同领导的黄麻起义。

熟悉近代史的都知道,开国将帅中,有一大批都是湖北人,红安(当时叫黄安)甚至是全国最大的将军县,这里的开国将帅绝大多数都是自黄麻起义开始参加革命。然而,这些开国将帅,在黄麻起义的时候,大多都还是小孩子或者底层士兵,真正领导黄麻起义的,却少有活到建国后的。或许只有多看看这些革命史,才能深刻理解什么叫一将功成万骨枯,才能理解什么叫革命战争的残酷。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谈谈当年那些领导黄麻起义的高级将领们,后来结果如何。

1928年1月,黄麻起义的部队被改编成工农革命第七军,当时总指挥潘忠汝已经牺牲,由副总指挥吴光浩担任军长,戴克敏担任党代表,汪奠川担任参谋长。第七军下辖三队,第一队队长戴学诗,党代表吴先筹;第二队队长廖荣坤,党代表王树声;第三队队长汪奠川,党代表不详。上面出现的八位人物,就算是黄麻起义的高级将领了。

总指挥潘忠汝

潘忠汝,湖北黄陂人,在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读书时,开始接触《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书籍刊物,从此心怀革命思想。1926年,潘忠汝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进行深造,同年加入我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潘忠汝加入黄安县的农民自卫军,决心以自己胸中所学同反动派作斗争。1927年11月13日,潘忠汝同吴光浩等人发动黄麻起义,攻入黄安县城。可惜的是,当年12月5日,国军一个师夜袭黄安,潘忠汝在率军抵抗的时候不幸腹部中弹,因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终年21岁。

军长吴光浩

吴光浩,黄埔军校三期高材生,在校期间加入我党。毕业后被派到国民革命第4军叶挺独立团,先后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攻克武昌城等战役战斗,北伐结束后被提升为营长。老蒋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吴光浩先是去了咸宁蒲圻一带领导鄂南起义,起义失败后又回到家乡组织领导黄麻起义,担任黄麻起义的副总指挥。

起义部队改组工农革命第7军时,吴光浩任军长。后来第7军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吴光浩又任军长兼师长。1929年,吴光浩又被上级委任到商南一带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在途径罗田滕家堡的时候,遭到反动武装的埋伏,不幸中弹牺牲,终年23岁。

军党代表戴克敏

戴克敏算是最早的红二代了,他的父亲戴雪舫是董必武的好友,很早就加入了共产党,戴克敏也在戴雪舫的影响下加入了我党。黄麻起义后,戴克敏一直跟着部队行动,组建工农革命第7军时,戴克敏任军党代表。第7军改组第31师时,戴克敏还是党代表。在革命战争中,戴克敏尽职尽责屡立功勋。

此后,戴克敏先后担任过红一军一师政委(师长徐向前),鄂豫皖红四军的军委警卫团团长等职。可惜的是,在1932年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搞的肃反中,戴克敏被误杀了,终年26岁。

军参谋长兼第三队队长汪奠川

汪奠川和戴克敏一样,也是红安本地人,在武汉读中学的时候接受到共产主义并加入了我党,学业完成后受我党委派会家乡组织农会成立农民自卫军,后来在1927年同潘忠汝等人一起领导组织了黄麻起义。工农革命军第7军成立之时,汪奠川任第7军参谋长兼第3队长,可惜的是,仅仅两个月后,汪奠川就在一次任务中遭到反动派一个连的包围并壮烈牺牲,终年24岁。

第一队队长戴学诗

戴学诗我查到的资料不多,能担任第7军第一队的队长,应该也是比较早就加入了我党或者在红安麻城当地的农民自卫军组建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不过此人革命意志不坚定,前面写到汪奠川是被敌军一个连包围之时壮烈牺牲,当时戴学诗和汪奠川在一起,不过同汪奠川的壮烈牺牲不同,戴学诗选择了投降,此后情况就不清楚了。

第一队党代表吴先筹

吴先筹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第二大将徐海东大家一定知道。徐海东有一个长期搭档吴焕先,被称为红25军的灵魂人物。吴先筹就是吴焕先的老乡,他也是在吴焕先的影响下加入的我党。

自从参加革命后,吴先筹始终把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时革命初期,工作非常繁忙杂乱,吴先筹因为忙于工作,连结婚都只在家里待了一天,还劝母亲妻子说干革命就是要舍小家为大家。

1929年8月,老蒋派刘峙第一师、夏斗寅第十三师联合对鄂豫边区进行围剿,在此次围剿中,吴先筹多处负伤,脚踝骨被打碎。当时红军医疗条件太差,没有足够的药品医治,拖延到1930年6月,吴先筹终于还是因为伤口恶化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终年23岁。

第二队队长廖荣坤

廖荣坤,麻城人,1926年加入当地农民协会并在同年加入我党,之后又成了麻城农民自卫军的骨干。第七军成立时,廖荣坤任第二队队长。在战斗中,廖荣坤总是身先士卒舍生忘死,是我军的优秀将领。1929年10月,我军在铁子岗战斗中失利,时任31师第二大队大队长的廖荣坤乘着夜色冲进了敌军阵地,救出了当时的师长,未来的共和国元帅徐向前。

此后,廖荣坤又先后担任红25军75师师长、红28军军长、红25军副军长等职,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立下了无数功勋。可惜的是,同戴克敏一样,廖荣坤在此后张国焘搞的肃反运动中,被冤杀了。

第二队党代表王树声

王树声大将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就不多说了。没有足够辉煌的功绩,是不可能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

八位高级将领,两名被冤杀在张国焘搞的肃反运动中,一位放弃了革命,其余四位死于国民党反动派之手,而且看他们牺牲时的年龄,竟然没有一位超过三十岁。唯一硕果仅存的王树声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知道了这些,才能理解为什么在授衔之时会涌现出这么多的让衔佳话。这么多革命战友牺牲在前,能活下来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谁还会再去纠结军衔的高与低呢?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