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同时,又是乡村振兴起步,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

根据,相关数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剩下的500多万将在今年全部脱贫。

摆脱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期盼。数千年中国历史,一代又一代胼手胝足,也没有让劳动人民改变贫困的命运,即使是所谓的“太平盛世”,也没能真正实现丰衣足食。

宏观数据上,年底能够全部脱贫,完成任务,值得可喜,但是难免有些地方为了政绩任务,会出现“数字脱贫”的现象;客观事实上,我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还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尤其,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更是难啃的硬骨头。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规避“数字脱贫”的现象,还要从自身出发,精准施策,把脉“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没有内生动力,仅靠外部力量,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农村,要想真正的实现脱贫不返贫,就该集中力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是关键。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发展的根本

农村没有集体建设用地,意味着什么呢?

本人认为,意味着掐死了“乡村振兴”的希望,扼制住了农村永续发展的命脉,堵死了脱贫攻坚的后路。

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测算和估计,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规模大约在5000万亩以上,农民空置的宅基地可以用于整治的有1亿亩左右。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为三大类: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经营性用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些地方已经试点入市,享受着和国有建设用地同等的待遇,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从地方试点来看,5月到8月,焦作、嘉兴、东营、徐州、连云港等城市陆续敲响了各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第一槌。由于城市区位和出让年限不同,出让单价在16万-81万元每亩不等。其中,嘉兴首宗入市地块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由一家文化旅游公司以每亩单价约81万元的价格拍下一宗面积23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以开发旅游和民宿。

新版《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草案中,则重点提到了另一种用途,即鼓励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的大头,在于闲置宅基地这边。目前,乡村空间规划相对缺位。只有,拼命的守住“闲置的宅基地”,统一集中起来,入股参与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共享收益,争取一定的话语权。这样,才不会吃亏。同时,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堵住了返贫的口子。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乡村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卖掉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就是卖掉了村庄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权利!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载体 — 合作社

截止2019年底,农民合作社达到220.1万家。

目前的现状,80%的合作社都是空壳,难以有效的运营下去。要不非法集资跑路,要不缺少合理的运营管理经验,甚至有的骗取国家补贴款项,等等的诸多因素所致。

但是,合作社,又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载体。一般村子要发展,都会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

说起合作社,大多小而分散,质量不高。内部带动农户,很多地方的农民把土地都入股都合作社里;外部有要联系市场,很多的农产品,加工包装,统销售市场;上游对接企业,开拓更多的客户资源;下游,面向消费者,还得保证产品的品质管控;是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环节。

农村是熟人社会关系网,信用合作,是合作社发展的命脉,也是拐点。

合作社,能够有效运营下去,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坚持“信用、合作、消费”三位一体。

合作社,具体细分:资金互助社、土地合作社、房宅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等。

在合作社内部,一方面:成立互助金融体系,让农民有了自己的金融。村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权,集体成员权,资金、资源、资产、产品等就可以在内部实现金融化,从而使村民信用资本倍增。在此基础上的生产合作、消费合作和治理合作的有效性会倍增。村社互助金融,直接可以解决农民贷款难和老弱病残的福利,同时配合或参与村集体项目,互助金融的收益,除了管理费用开支之外和发展预留金,另一部分可以用来孝敬老人,互助病残;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一个互助会,由村内的长者、有权威的乡贤组成,监督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营。从而,改善党的领导和乡村管理,达到善治乡村典范。

如何运营好一个高质量的合作社呢?

个人建议,必须在合作社内建立互助金融体系,让农村集体经济开始自我造血,才能一步一步完善乡村金融体系。乡村就是一个熟人关系网,你帮我,我帮你,早就有互助之源。

入股合作社,可以设立五种类型。1.乡贤股:2-5万,三年内不要利息,是天然的理事或监事;2.长者股:2-5天,优先获得分红;3.集体股:集体若有资金,可以入股互助金融合作社;4.社会股: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可以支持一定额度的“种子资金”,用于支持互助金融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5.资产股:集体和村民可以自己的闲置房屋或土地,经资产评估小组评估和理事会通过后,可以入股互助金融合作社。

合作社有了资金,如何来使用呢?

合作社的股金主要用于开展资金互助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生产生活资金需要;合作社通过资金互助业务产生的资金占用费收益,优先给长者社员分红,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和管理费;合作社有一定的收益积累后,通过理事会讨论决定,可用收益的一部分作为投资,开展土地、房屋收储,统购统销等服务社员的业务。

搞资金互助,放贷后风险如何管控?

一是封闭运行,不对外吸储放贷。互助金融合作社只在村社内部成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业务,村社内部天然的血缘、地缘关系,便是熟人社会最好的信用保障;二是控制额度。互助金融合作社成立初期,理事会要商议一个最高的借款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三是需要一定的担保和抵押。根据借款人的借款金额、用途和期限等情况,可以要求借款人需要已入股的社员担保,或用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屋作抵押,才能获得借款;四是规范的借款流程。每笔借款都需要借款审批小组的审查和理事会的审议,通过后才能放款,任何个人包括理事长都不能直接批准;五是做好借后管理。借款完成后,合作社需要多和借款户沟通,帮助其做好经营,做好后期服务,可提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做到这三步,合作社才能持续的运营下去。只有种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但是,只要合作社这个载体能够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力量,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本下乡与之合作。

只有这样,合作社运营好了,才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让返贫止步于此。

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柱

未来,文旅、农旅、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等项目,投资的聚焦点,就在农村。

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园区,乡村康养综合体等,还是要将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等) 和第三产业 (旅游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文化产业等) 进行有机融合,产业支撑是重点。

从策划、规划设计的角度考虑,要做到“四生同步”即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同步;规划,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计消费链和消费环境营造,全面、科学的植入产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可持续发展;设计,每个分区的具体节点,要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结合,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以此引导人们重新思考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从而产生符合自然规律的自警、自醒行为,在陶冶性情中自娱自乐,化身其中,缺乏文化内涵的项目是不可持续的。

从目前来看,这些项目,有“特色产业带动、特色资源吸引、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园升级”等模式;根据本村的情况,具体招商引资哪些项目落地,还得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分析。

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造血细胞,才会带动大片区的脱贫致富,有效遏制住返贫的迹象。

采取合理的规划设计,通过农旅来做品牌,让品牌带产业,才能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价值增值,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的大量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将借助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来盘活。尤其是宅基地作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大头,将成为乡村地产的核心载体。让农业地产,以后成为“价值连城”的地块。通过出让、流转、租赁、入股、抵押等形式,将集体建设用地、村庄、农用地相互结合,开展多种模式的项目开发,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宅基地和经营建设用地的大量闲置问题,一方面可以整治、拆并、调整大量散落的、规模小的村庄,形成聚集化、现代化的田园居住区,促进乡村就地现代化。

最根本,还得靠在集体建设用地上“种”厂子、房子、智慧乡村、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项目;没有了集体建设用地,靠什么来发展重点产业和项目,靠种庄稼吗?农民,还能翻身、脱贫致富,享受改革的红利吗?

农村没有集体建设用地,乡村振兴的任何项目都落不了地!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得集中力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是关键!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观察员 专注文旅、农旅、康养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