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因为博古李德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影响,中央苏区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吃了大亏,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后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长征的主力分为五个军团,分别是林帅的红一军团,彭老总的红三军团,董振堂的红五军团,周昆的红八军团及罗炳辉的红九军团。

我们知道,参加过长征并且能活下来的红军,都是部队中的骨干,如果再能活到建国后,基本都会有一个不错的军衔。今天我们就以彭老总的红三军团为例,来看看红三军团6位师首长日后的成长轨迹。

红3军团4师师长洪超

洪超,湖北黄梅人,因为牺牲太早,没能留下多少详细资料。只知道他1927年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后来还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洪超辗转来到朱老总陈老总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担任朱老总的警卫员,后来还跟着朱老总参加了湘南起义。

井冈山会师后,洪超转入彭老总的红5军系统,先后担任过红5军第1纵队的中队长、大队长、1师师长等职。后来彭老总升级为红三军团军团长,洪超又先后担任红3军团的6师师长、4师师长等职。在中央苏区的几年中,洪超带领所部部队参加过历次反围剿斗争中,在1933年3月的草台岗战斗中,更是失去了左臂,成了军中有名的独臂将军。

长征开始后没多久,洪超在一次和陈济棠麾下部队的战斗中,不幸被敌人射中头部,当场牺牲,是长征牺牲的第一位师级将领,终年25岁。

红3军团4师政委黄克诚

黄克诚大将大家就相对比较熟悉了,他是主席的湖南老乡,1925年加入我党,此后还参加了北伐。老蒋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黄克诚回家秘密从事农运工作并在同年的湘南起义中组织农民暴动攻占了永兴县城,担任永兴红色警卫团的党代表兼参谋长。井冈山会师后,黄克诚被任命为第4军12师35团的团长。

1930年,黄大将被调到彭老总的第5军,先后担任过红三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第5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职,是我党我军的政工好手。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克诚先是担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还是从事政工工作,并向中央建议恢复被取消的政委制度好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此后改任八路军344旅的政委、参加过晋察冀边区的反八路围攻,晋东南的反九路围攻等战役,为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做出过重要贡献。1940年,黄克诚又率部南下华中豫皖苏边区,同新四军彭雪枫部会和作战,共同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皖南事变后,所部被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从此从八路军系统转移到新四军系统。

抗战胜利后,黄克诚又首先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去电,提出应该立即多派部队去接收东北并在中央指示下率所部三万余人挺进东北,为我党我军在东北的发展壮大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1955年,在授衔仪式上,黄克诚将军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红3军团5师师长李天佑

李天佑,广西临桂人,本是桂军中李明瑞部队的普通一兵,李明瑞反蒋失败后向我党靠拢,李天佑也在此期间加入了我党。1929年,张云逸大将及小平同志发动百色起义,当时只有15岁的红小鬼李天佑也参加了这次起义并且担任军部特务连的副连长。

此后,百色起义的部队红7军在江西于都和中央红军会师,李天佑被划归到彭老总的红三军团麾下。李天佑作战极为勇猛,屡立战功,军职也因此一升再升,先后担任红三军团红7军58团副团长,红7军所成师建制后,又担任红3军团第5师13团团长。红三军团东征福建之时,李天佑曾打出过以红军1个团正面歼灭国军精锐19路军一个团的光辉战绩并为该团赢得模范团的光荣称号。

长征时期,李天佑担任红3军团红5师师长,先后参加了攻占娄山关、袭取遵义城,四渡赤水,飞渡大渡河等战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天佑担任115师343旅686团团长,率部参加了破灭日本不败神话的平型关战斗。之后没多久,组织上就派他去苏联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继续深造了,没能在抗日战场上有更多发挥。

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一直是四野林帅手上的一把尖刀,为东北的解放乃至全国的解放立下了赫赫功勋。1955年授衔时,李天佑被授予上将军衔。

红3军团5师政委钟赤兵

和李天佑相比,钟赤兵参加革命的时间就晚了点,他1930年加入我党,同年加入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期间,钟赤兵一直做的是政治工作,先后担任连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及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等职。长征时期,钟赤兵多次负伤并为此做了截肢手术,成了军中的独腿将军。

抗日时期,和李天佑差不多,钟赤兵也被派到苏联继续深造一直到1944年才回过,因此没能再抗日战场有什么表现。解放战争时期,钟赤兵也是林帅麾下的一员猛将,负责指挥四野的特种部队,为东北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钟赤兵被授予中将军衔。

红3军团6师师长曹德清

大家知道,红三军团的军团长彭老总本是湘军团长,因为心向我党,所以率部发动平江起义变国民党军队为共产党军队。曹德清就是彭老总在湘军当团长时候的老兵,跟着彭老总一起参加了平江起义。彭老总的部队参加起义后改称红5军,曹德清在红5军由通讯兵、警卫当起,历任连长、营长、红三军团1师3团团长、6师师长等职,率部参加过中央红军的历次反围剿战争。可惜的是,长征之后没多久,曹德清就因病在云南病逝,终年26岁,没能见到革命的最终胜利。

红3军团6师政委徐策

徐策是湖北人,在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受到董必武的影响开始新乡革命。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占武昌之后,湖北全省爆发农村革命,徐策回到家乡参加了农运工作并在此期间加入我党。之后的几年间,徐策在湖北各地发动农民暴动,为鄂东南苏维埃红色根据地的创建立下了赫赫功勋。

1929年,彭老总的红五军一部挺进鄂东南,徐策因此跟中央红军接上了头,之后一直跟着彭老总的红三军团行动。1933年5月红三军团在大湖坪整编,徐策被任命为红三军团6师政委。

1935年2月,红军长征到达云南扎西,徐策奉命带领一百多位同志在川滇黔边境开辟新的根据地,成立川南游击纵队,不再跟随红军主力部队行动。可惜的是,在5个多月后的一次战斗中,已经受伤的徐策遭到滇军一部的攻击,徐策为了不连累战友,命令身边警卫人员迅速脱离战斗保存实力,自己却被冲上来的滇军乱刀砍死。

长征开始时是1934年10月,此时红军已经创立了7年,算是相当成熟了。师级将领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高级将领了,可还是有高达一半的牺牲率。难怪后来1955年授衔的时候,军中会涌现出这么多的让衔佳话。

最后,推荐一本关于长征的好书,金一南先生的《苦难辉煌》。这本书很好的诠释了长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很难想象当初如果没有这群革命先烈,我们今天将会怎样?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