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战至第8轮,仍有2支球队一场未胜,福建队便是其中之一。内线有大中锋王哲林、外线有“小钢炮”陈林坚,他俩坐镇球队还是吞下7连败。匪夷所思?不是自夸,早在开赛之前就已预料,福建队开局必然打不好,因为球队没了劳森。

1.缺失劳森球队运转不畅

劳森虽是1.8米的NBA弃将,但好歹曾是场均送出9.6助攻的首发控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到CBA依然可以闪耀赛场,上赛季场均贡献27.3分8.7助攻2.6抢断。劳森之于福建队,不仅是进攻端的大杀器,更是组织控场的灵魂人物。他跟王哲林挡拆如入无人之境,能激活陈林坚里突外投。正因为极其重要,休赛期福建队咬牙应了劳森高价合约,但这货自己作死,现在被彻底封杀了。

劳森被CBA驱逐,福建队立即签回旧将尼克尔森。不过由于规定暂时无法登场,而李江淮等本土球员又难堪重任,福建队没有合格的控场球员。没有后卫喂球,王哲林打得非常难受:被迫自己持球推进强攻,背身攻筐又会遭遇包夹。就说昨天对阵四川队,18中6的投篮效率,真有些愧对中锋身份。陈林坚就更没什么说了,昨天上场不到16分钟,6犯离场只得5分。

2.进攻受阻难现积极状态

没了核心后卫控场,球队运转困难连吃败仗,倒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但作为球队的灵魂人物,王哲林的赛场态度让人意难平。在球队落后处于下风时,王哲林没有迸发出拼搏力量,眼神迷茫似有缴械投降之意。回看这7场比赛,其中竟有3场出手数低于两位数,进攻端打得毫无侵略性。王哲林明显态度不端?若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大王”或也情有可原。

福建队一直是一支重攻轻守的球队,上赛季场均得到111分、仅次于广东联盟第二。本赛季没了控卫组织传球,球队进攻显得极为生涩,场均得分86.4、场均助攻16.6,两项数据联盟垫底。被对手掐住了命脉,球队又没有什么其他大招,人的斗志就容易在坐守中消磨。使出全力也改变不了现状,破罐子破摔或许也未尝不可。当然,即便球队让人心灰意冷,但为自己王哲林也必须更努力一点。

3.受限体制球队难以冲冠

其实相比谴责谩骂,毒sir对王哲林更多的是惋惜。王哲林出道之初就被视为明星,甚至还称他为小号姚明。新秀赛季场均贡献20.3分12.9篮板0.9盖帽,投篮命中率高达52.7%。之后依旧保持高效发挥,职业生涯得分未低过20分、篮板始终两位数以上。福建队也十分看好王哲林的未来,2015年合同到期时,球队老板以100万股俱乐部股份收下他。

王哲林顺势成为球队基石,俱乐部也必然会以“大王”为核心查漏补缺。可令人诧异的是,球队倒是四处招揽人才,但有些漫不经心。每年夺冠热门球队,都没有福建队的身影,哪怕王哲林夺得MVP,外界也对球队没有过多期望。事实也的确如外界预期,福建队只是季后赛过客、与总冠军始终无缘。福建队似乎成了娱乐公司,把王哲林当流量明星,只管博眼球挣钱、不管出作品争冠。

福建队看不上总冠军?倒也不是。俱乐部老板、中国拉链之王施能坑,本身是一个NBA超级球迷。当初每年赞助福建男篮20万元,发现根本为球队做不了什么事情,于是决定自己出山经营球队,后来便成立了SBS俱乐部。再后来交由伍佰兰管理,她给予球队极大支持,买人引援也尽量一一兑现,但福建队始终徘徊在季后赛边缘。要怪球队高层操盘失误?他们有责,但终归还是体制问题。

早些年CBA球队的引援制度并不成熟,外援还可以花钱买,本土球员几乎只能从青训挖掘。福建队根基弱、底子薄,青训质量远不如辽宁、新疆和广东等传统豪门。篮球终究是一项团体运动,王哲林和大牌外援实力再强,也不可避免双拳难敌四手。最关键即便合同到期,青训出身的球员交易也会受限。按照CBA现有规定,王哲林得为福建队打满12个赛季或年满34岁,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身。

青训难有作为、引援交易受限,福建队也只能且行且过。一眼望不到希望,也就别指望王哲林能爆发什么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