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书记”是清镇市新店镇归宗村的乡亲们给我取的“外号”。大家一听这个名字,就肯定猜到了我的驻村帮扶工作和李子有很大关系。

2018年,我被选派到国家级贫困村——清镇市新店镇归宗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走访,我发现当地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种植李子树,而且本地李子具有成熟早、口感清脆香甜的特性,全村每家每户都有李子树,但却疏于管理,生长情况良莠不齐。联想到自己本科修习的就是果树种植专业,我当时想:何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引导村民种好李子树,创造收益。说干就干!可组织第一次培训,只来了三个老年人。

难道大家对种植李子树不感兴趣么?一打听才知道,那个时候正是收油菜的农忙时节,我发现农村工作和机关不同,要想做好培训,就必须利用村民的闲暇时间。随后,我把集中培训时间从早上9点改为晚上8点,白天就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大家怎么施肥、疏果、修枝,三个月的时间,我几乎走遍了每一户农户的李子地,把全村12个村民组培训了一遍,我还给所有贫困户专门开了“小灶”又培训一遍。自此,归宗村的李子有了专业的管护,还建起了鸭池河画廊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李子种植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

产业有了,如何破解产销衔接难题?2018年归宗村的李子迎来了大丰收,但到了销售的时候,大家又犯起了难。眼看原本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村民们转眼落入李子“滞销”的愁绪,满树又甜又大的李子落了一地,我心急如焚。

不行!坐着等没有出路,得想办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编辑图片、信息,把李子滞销的信息通过朋友圈、QQ群、微信群发出去,“白云区驻村干部帮扶地清镇归宗村的鸭池河李子成熟了,批发价3块一斤……我们将组织农户直接送货到白云区,联系人熊平,电话187……”,消息一经发出,我的手机就一直滴滴滴地响个不停,微信、电话、QQ……同时,我在朋友圈上发布的助农销售信息也被白云区有关领导知道了,在领导的“推销”下,我联系上了合力超市等几家大型生活超市和水果超市在我们村进货。原先5毛一斤都没人要的滞销李子,最终以3元一斤的价格全部脱销,老百姓的收入也翻了几番。

在归宗村,我的努力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也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今年被大家叫做“李子书记”的我还得到了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的荣誉。然而这份荣誉对我来说也是更大的责任。今年,我又争取到了白云区帮扶资金358万元,在村里修起了机耕道;同时,我协调200余万元解决了归宗村的饮水难题,让村民们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衣琼 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