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已经上映近两周。尽管影片收获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说实话,放眼目前的整个秋季档,包括近两周的新片在内,我也没有看到其他比它更加值得一说的电影——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它实在是太特殊了。

而且令人遗憾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能看到这部电影真正可贵的地方。

《金刚川》的特殊,可以说是影史级别的。这种特殊体现在一组数字上:四、三、二、一。

四,是影片的四个叙事视角:士兵、对手、高炮班和桥,它们让《金刚川》的故事更加立体;

三,是影片的三位导演管虎、郭帆、路阳,130亿票房总和加身的三人,是《金刚川》背后的质量保障;

二,是影片从开拍到上映两个月的制作流程,在如此短的工期下,《金刚川》的成片完成度体现了当前中国电影工业之成熟;

而一,则是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服务于这一个简短而不简单的故事。

四,三,二,一,这一串仿佛行军哨令的数字,是《金刚川》背后钢铁般的制作班底与通力合作的象征。

如此特殊的出身和地位,注定了《金刚川》不会是一部平庸的电影。相反,在这样的制作环境与背景下诞生的《金刚川》,有着其他同类型题材影片所无可比拟的全新视角。

这个视角的出现,是我认为《金刚川》最可贵的闪光点——

它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个“人”。

为什么这么说?

先让我们来看看影片第一个登场的主要人物——由李九霄饰演的士兵刘浩。这个人物的成功之处除了李九霄具有分量的表演之外,还有人物身上所存在的多元性。这种多元,一方面来自于他代表着的无数士兵所共有的诉求,另一方面来自于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情感。

诉求在哪里?在那一个个看似没有章法的动机里。

他多次掏出阵亡战友的照片,对着照片承诺要到对面的前线拿个奖章回来,这是作为战友的使命感与作为战士的荣誉感。

他在关键时刻发现状况不对,毅然决定去发信号帮助河对岸的高炮班,这是对盟友的责任感。

在水中的定时炸弹又一次炸断桥伤亡大批战友时,他愤怒朝着天空放枪,并扛着木头准备帮忙修桥,这是出自一个常人的正义感。

一个士兵身上所能拥有的每种情感诉求,几乎都在刘浩这个人物身上实现了。他是士兵诉求形象的集合,是士兵形象的集大成者。

而自然情感的存在就更明显了。

影片中由邱天饰演的女通信员显然与刘浩互有好感,然而战地事业大于天,二人只能将个人的情感压在心底,把作为战士的任务放在第一位。

以前的战争片并非没有这样的情节,然而《金刚川》对这段人物关系的处理,达到了有限篇幅限制下的最高明效果:

军务繁忙,来自同乡的二人几乎没有交集,刘浩确信女通讯员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然而在委派任务的最后一次电话连线中,女通讯员毫不迟疑地就叫出了他的名字。此时已是最后关头,二人只是互道一句“前线见”,看似云淡风轻,实则重达万钧。

这句话既是祝福又是约定,温情又克制,其效果胜过千万句临终表白。

这样的战地爱情,无疑是以往的国产战争电影中没有见到过的。

它真实且有力量,触动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情感动物的最柔软神经;更重要的是,它写出了英勇战士形象背后作为平凡人的真实一面。这是这段戏能够打动无数观众的情感基础。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影片的另外两位主要角色:张译饰演的张飞,与吴京饰演的关班长。

同在高炮班的二人虽然是师徒,但此时却调换了上下级关系,这其中的戏剧效果本身就非常强。而在主炮位和隐藏炮位之间的调换拉锯中,关张二人也表现出了非常真实且隐晦的人物情感。

在影片中我们只能看到二人都想把对方赶到隐藏炮位,看似相互斗嘴打趣,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逐渐明白这其实是他们各自为了保护对方而做出的行动。

在张译和吴京近乎完美的演绎下,《金刚川》展现了可能是国产战争片历史上最自然的人物关系之一。

视死如归,豪言上阵,最终英勇捐躯自然是英雄之所为,但本片中的这种包含着爱和保护的互损,其实才更像活生生的人会做出的举动。那根被张飞留下,裹在布包给关班长送去的玉米棒子,是这种人情味最明显的标志。

《金刚川》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就在这里。比起以往主旋律战争电影里一个个伟光正但形象扁平的英雄战士,本片中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几个角色似乎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来我们的主旋律电影也将关怀的视角从集体逐渐转向了个人,这也是注重每一个人幸福的现代普世价值观所带来的创作取向,是我们的电影故事进步的表现。

就凭这点,《金刚川》值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