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发生的黄巢起义农民战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后来唐朝被藩镇所灭埋下隐患。由于民间小说文化的影响,在谈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会将议题集中在朱温和李克用两大强藩上,他们展开的晋梁争霸几乎决定了唐朝最后的命运。然而在很多人忽略的南方,也出现了决定历史走向的人物,这就是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他在残唐时代的地位不下于朱温和李克用,被誉为十国第一人,对后世文化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有机会和能力一统江南,北上与朱温和李克用争雄。

杨行密在唐末藩镇中的名气不如朱温和李克用大,但对唐末藩镇混战态势的影响却不在这两位北方强藩之下。他本是农民义军出身,在黄巢起义的农民战争中崛起,攻占了江淮流域的大量州郡,被唐朝廷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可以说在江南的地界的藩镇中,杨行密是出类拔萃的,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表现出极强的能力。他不但平定了江淮乱局,消灭了从河南进入江淮的黄巢义军残部,还阻挡了朱温大军的南下,为江南和南方的和平奠定了基础。然而他并没有完成统一江南的大业,因为在这里他还有个死对头钱镠。

钱镠可以说是杨行密的一生之敌,两人在同时期崛起,又因为同样的情况成为藩镇节度使,是唐末南方最强的藩镇之一。钱镠崛起于古代吴越之地,占据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大片地域,与北方的杨行密形成军事对峙的局面。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能力非常强,多次北上攻打杨行密的地盘,战争结果各有胜负。由于多次交战而无法完全战胜对方,于是两人都将对方视为死对头,双方军队也结下深仇大恨。钱镠成为杨行密统一江南的最大障碍,而杨行密也是钱镠北上发展的拦路虎。两人的关系势同水火,力图用各种阴谋诡计要弄死对方。

从当时的历史典籍来看,杨行密是有很大的机会消灭钱镠统一江南的。一方面是因为杨行密接受了很多北方因为战乱而南逃的人才的百姓,军事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钱镠治下的吴越各地在战争中遭受很大的破坏,各种内乱频发,给杨行密留下了很好的战机。

当时钱镠就因为手下的武勇都左右指挥使徐绾、许再思的叛乱而被困杭州城,形势岌岌可危。徐绾和许再思带领叛军将钱镠堵在杭州城内,并向杨行密手下的宣州节度使田頵借兵,意图消灭钱镠,在吴越之地建立割据势力。钱镠听从手下顾全武的建议,派儿子钱传璙向杨行密求援,并提出联姻的请求。

按照很多人对历史的理解,杨行密应该果断的拒绝钱镠,而且要趁着对方内乱出兵南下,争取一举消灭钱镠势力。只要钱镠被消灭,南方大地将无人能与杨行密抗衡,他将统一江南和南方各地,成为唐末最大的藩镇势力。有人认为,如果历史这样发展,杨行密具有足够的资源北上与朱温、李克用争雄,甚至能够进军关中,掌控唐朝朝廷。然而杨行密却并没有这样选择,而是答应了钱镠的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钱传璙。此后杨行密召回了田頵的军队,与钱镠进行和解,并协助钱镠平定乱军,开创了江南数十年的和平局面。

后世很多人对杨行密的这一决策感到遗憾,认为他没能抓住一统江南的最好机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也是战略上短视的考虑。实际从当时唐末的藩镇割据的态势来看,直接让田頵的军队趁乱消灭钱镠并非最好的选择,很可能形成养虎为患的格局。

徐绾和许再思的叛乱固然给杨行密带来了消灭死对头钱镠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却会给杨行密带来极大的危机。徐绾和许再思发动叛乱的目的是在吴越之地取代钱镠的势力,可是他们联络的援军并非杨行密本人,而是杨行密手下的将领田頵。而这个田頵却是杨行密非常猜忌,也是对杨行密威胁很大的人物。

田頵是杨行密起家时候的大将,在杨行密崛起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杨行密平定江淮后,被唐朝廷任命为淮南节度使,田頵也以其战功成为宣州节度使。在唐朝节度使是掌控着一地军政大权官员,在唐末更是有着土皇帝的霸权。杨行密想要通过休养生息的方式抚平战争的创伤,让淮南的势力迅速发展。而田頵却野心勃勃的东征西讨扩大地盘,多次违背杨行密的命令,甚至攻打杨行密麾下的其他节度使。最让杨行密猜忌的是,田頵为了获取军事上的支持,与宣武节度使朱温暗中来往,这就触犯了杨行密的逆鳞。

杨行密统领江淮各地,周边最大的威胁就是钱镠和朱温。这两个藩镇一南一北将杨行密夹在中间,让其战略态势一度非常被动。起初朱温忙着和李克用争霸,并没有太大的能力南下攻打杨行密,所以双方还算和睦相处。可杨行密收留了大量来自于北方的难民和人才后,两人的关系就开始紧张。尤其是这些难民中有不少李克用麾下败北南逃的军队和将领,他们带来了北方先进的步兵和起兵战术,让淮南军队的陆战战能力快速提升。比如来自于李克用麾下的名将李承嗣、泰宁节度使朱瑾等人,他们改变了淮南兵不擅于骑射的弱点,使得军威大振。

杨行密的这个操作虽然强化了己方的势力,也让朱温感到很大的威胁。再加上杨行密一向奉唐朝廷的诏令从事,所以朱温加强了对其的防范。田頵暗中派人联络朱温后,两人达成了秘密的同谋。于是朱温派人渗透到江淮的地盘,通过各种手段支持田頵反叛杨行密。这些事情虽然已经在杨行密掌握之中,但复杂的局势无法让他一举铲除田頵。如果让田頵乘乱消灭钱镠,并且在吴越之地站稳脚跟,那他的势力将更加壮大,加速器反叛的进程。如果田頵与朱温的联盟将对杨行密形成两面夹击,直接威胁到杨行密的存亡。

因此放任田頵消灭钱镠,实际上是让杨行密陷入战略上的被动之中,是非常短视的行为。钱镠经过这次内乱后,势力内部也遭受重大打击,即便平定也无法再威胁到杨行密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杨行密通过联姻与钱镠和解,再帮助其平定内乱,可以快速在战略上形成盟友。

而在杨行密的淮南势力内部,田頵并非孤立的存在,他也有很多盟友。比如号称南方射术第一的名将安仁义,还有杨行密的小舅子朱延寿都加入了反叛联盟之中。因此杨行密也面临着内乱的危机,所以他必须优先结束外部战争,避免被田頵浑水摸鱼,造成内外交困的危局。

正是出于防范朱温和平定内乱的考虑,杨行密才优先和钱镠讲和,形成共同进退的战略同盟。这个同盟不但在平定江南内乱和休养生息方面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而且在拥护李唐皇室和唐昭宗方面也达成了一致。这个联盟后来在阻挡朱温大军南下和维护江南和平方面取得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留出了一个避风港。因此后世评价杨行密历史功绩时,总会提到他阻隔了朱温对江南的入侵,保护了南方的和平,让南渡逃避战乱的北方士人有了落脚之处,也为唐朝文化在江南的延续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