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这与人常说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之意是一个道理。有人心怀高傲之心,出世便欲大有作为一番,但经过人生一番历练,发觉原来当初一切的设想都是那么的不切合实际,理想终归是理想,现实终究是现实。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今人懂之,古人亦懂之,就好比东晋皇帝司马绍小时候回答父亲太阳远近的故事,便很好阐述了此番道理。

古装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晋明帝,名唤司马绍,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长子,也是东晋的第二位皇帝。其父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司马绍性情孝顺,才智过人,聪明有机断,是个文韬武略之人。小时候的司马绍聪明伶俐,深得司马睿宠爱,司马睿常将其带在身边培养,后父子二人南渡建康,离开洛阳,移镇建业(后改建康)。

古装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有一日,闲来无事,晋元帝司马睿在陪长子玩耍,将其抱在膝盖上。这个时候,刚好有人从长安而来拜会司马睿,司马睿接见了他,并询问他洛阳当下的状况,听后,潸然泪下。坐在司马睿身上的司马绍见父亲哭泣,便问道:“父亲,为什么要哭泣呢?”司马睿便将西晋灭亡,他们父子因何东渡的事情全盘告诉了司马绍。然后又问司马绍:“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呢?”

司马绍想了一下回答道:“当然是太阳远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能从太阳那边走过来的,这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司马绍的回答,司马睿觉得非常诧异。第二天,司马睿召集众人,摆下宴席,款待众人。席间,司马睿将昨天与司马绍的对话事情告诉了众人,然后又再次询问司马绍同一个问题:“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呢?”

古装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可万万没想到,司马绍的回答竟然与昨天相左,他的回答变成了“太阳近。”司马睿但听儿子的回答竟与昨日相左大惊失色,便问司马绍道:“同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今天的回答与昨天的回答的完全不一样呢?”司马绍想了一下,回答道:“因为我们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却总是看不见长安的,如此一比,自然太阳更近了。”这便是“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典故的由来。

这个典故从故事上来说,尽显司马绍之聪慧。第一次回答司马睿的问题环境是父子之间相处,且父亲伤心落泪,回答“太阳远”是想排解父亲的忧伤,思乡之情;而第二次回答司马睿的问题环境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朝中群臣皆在,回答“长安远”,是勾起众人思乡之情,激励群臣,勿要忘却国仇家恨,早日夺回长安。放于现今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列位,不知道有何高见呢?(文:悔昔道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