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永远脱离不了自己的社会属性。待到日落西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社会的群体性在深夜里戛然而止。这种戛然而止,正是个体存在的独立象征。

作为人,深夜里,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关了灯,目之所及,全是夜色,黑黝黝的。这种环境,极其静谧,落针可听。对于个体来说,这是一种极其陌生的环境。

因此,由于天然的陌生,人们对于黑暗有着发自内心的恐惧。

那么,这恐惧究竟如何排除呢?

两千年前,孔子他老人家针对鬼神之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敬而远之。这意思是,做人要懂得敬畏,对未知世界要有敬畏,要尽可能地远离。是远离,而非逃避。人世间,一生的时间太短,也太宝贵,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倘若偷换下概念,将鬼神的概念等同于未知的黑暗,孔子他老人家的初衷和应对策略就是敬畏。

五百多年前,王阳明横空出世,如一颗闪亮的流星照耀天际,阳明学说迎来了发展。不说生,先说死。阳明先生离世前说道:我的心啊,一片光明,何惧之有!不得不说,这五百年一出的圣人实在是令人钦佩。按照阳明先生的说法,只要内心充满了光明,那么就无所畏惧了。而这内心的光明是哪儿来的呢?没错,是由内心生成的。那心又在哪儿呢?

再回到两千多年前,有一个王子叫释迦牟尼,他借着自在菩萨的形象,留下了一本佛经,叫《心经》,这佛经里没说明白心在哪儿,却说明白了另一件事,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与阳明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心无挂碍,即心放光明。而且,释迦牟尼还留下了另一本佛经《楞伽经》,经中探讨了心的位置,不在内,不在外,在哪儿呢?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笔者认为,这心,正在每一个念头的根源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这心就出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