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直播喝个茶,

是刚从朋友处拿来喝的有时间的茶,2013年勐库邦骂大雪山的茶。

普洱市农技茶厂的,这个茶厂已不在了,他是以前在里面做工人的,据说是以前算不小的茶厂,这批茶厂也是他们压的,只是他当时也不知道这个茶是哪里,现在知道了,在勐库,不过他没去过。

他现在主要做些老家普洱的茶,我跟他很熟悉,但没有合作过。

他一下困鹿山,一下凤凰窝,价格对照着口感,都继续不了。

今天有事让他帮个小忙,去他店上,一些老包装散发着年代感,在一些茶中,瞧中了这个,再看了一下时间,

这个只有一箱多,他想将零散的,不是他主打区域的茶卖完了。这可以理解,不多不小的,又不是太热门的寨子就这个感觉。

就拿了回来,昨天白天确实忙,有位老顾客回来买了一批茶,3万多,2019年时帮我买了10多万的一单 预售产品。

一、

晚上做直播,这两天太冷了,不太想喝熟茶,也不想喝新生茶,就泡了他这个,

其实,我知道这条路线的价值,因为, 帮骂,邦马,邦马大雪山。

帮骂在大雪山的腹地,这里向右,公弄大寨,再向上,小户寨,小户寨的对面就是大户赛。

我想的是,万一,是个小户赛的高端货,那可就捡到大便宜了,因为,那个时候,临沧的山头概念应该没现在这么细,更何况是一个线路上的。

这里的左边,则是如丙山,小勐峨,邦改这样的地方,也有忙糯这样的地方。

为什么想喝喝?因为,难得有个这条线上的老茶用来做标本的产品。这个其实算比较重要的事。

晚上8点半左右开泡,晚上的光线可能有线失真,不过,前两三泡,还是很容易看得出来有微红了,

入口,纯纯的昆明的味道,没有任何的其它地方仓储味。

茶汤饱满,柔滑,茶汤有浓郁度,在前几泡就容易感受得到。

前三泡舌面微涩,入喉后,甜也来得快。苦底也有,但不重来得慢一些,这个是大雪山片区的感觉,

包括这是个让人喝了愉悦感的茶,有一定的厚度茶气,也有一定的粘稠感,

喝到6泡左右,身体的温度上来了,脸也有发热的感觉,这个茶是不错的。

忘记了这两天的晚上是很冷的,这个茶是有体感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茶是完全有价值的。

细细想,从茶汤的浓度,到苦底的感觉,这个是 现在店上有的大户寨的感觉完全一样的。

二、

勐库老茶相对易武老茶来说,吃亏在老茶相对少,一是参照的少,二是为老茶发言的也少,

很多勐库茶友在新茶阶段时过多注重了勐库茶的香,没太理解,勐库各条线路的口感特点。

包括勐库人,动不动就冰岛甜,冰岛回甘,谁也弄不明白。

所以,我想说,这个茶其实上,勐库人应该将茶买回去客观学习和做标本。

不用夸大,也不用弱化。正确的宣传。

四、

近期刚好对比了一些勐库的茶,

上周六才喝了一个,是2019年也是这个区域的新茶,

如果回头来总结的话,老茶和新茶的口感方向和细节是完全重合的,甚至说,在风格和特点上没有失望,也没有惊喜。听着好像不够?其实可以了。

从新茶上也可以看见将来,只是,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一些支点。

因为,时间给了茶一些我们不可预知的味道。

上上周喝了朋友的几个茶砖,是有个飞机场上班的勐库人给了他一些,让他帮卖的。

是他勐库叔叔的茶厂的茶。

都是一公斤的,有梅子箐,忙肺,旧笼,说是全是2012年的。

其中旧笼,也是在大雪山一线的。

价也不便宜,差不多要600块一片。还是想一批走的价格,这价就没法继续了。

人少时,让我帮喝,我说,首先,这些茶一起出现,这个逻辑有点问题。而且,这些茶价格高,不值。

这几个货本身也不是自己参与做的茶,不一定知道茶的真正价值是高了还是便宜了,反正,不是专业做茶的人就感觉,老茶就应该年年涨。

从口感上来说,偏一般季节的,

价格高,口感没过多意义。

和茶区山头本身无关,茶没到位。

四、

务实一点,不说高大大,多研究一下中等价位的这些茶,

回头来总结大雪山这个茶的话,茶本身,质量,季节,仓储,都是很有代表性了。

自己也是借着这个茶,来看这个勐库雪山的路线,有了一个更深度的认识。

老茶的意义,在于用过去启示将来。做一个地标一样的东西。

茶汤,苦,涩,甜,会消失?还是改变?还是减弱?

这个只能用时间来表达。老茶给了我们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