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资本邦获悉,青木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青木股份)创业板IPO申请已于2020年11月5日获深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

公司是为全球知名品牌提供一站式综合电商服务。主营业务涵盖电商销售服务、品牌数字营销、技术解决方案及消费者运营服务三大板块。

2017年-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3.06亿元、3.61亿元、2.0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389.04万元、3915.81万元、4351.8万元、2563.65万元。

公司的共同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吕斌、卢彬。吕斌直接持有公司28.35%的股份,并通过允能合伙间接持有公司2.9%的股份,通过允培合伙间接持有公司0.68%的股份,通过允嘉合伙间接持有公司0.59%的股份,通过允杰合伙间接持有公司0.3%的股份;卢彬直接持有公司19.8%的股份。二人合计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52.62%的股份。因为吕斌为允能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对允能合伙拥有控制权,所以吕斌通过允能合伙间接控制公司12%的股份。故二人合计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60.15%的股份。

据悉,青木股份本次创业板IPO拟发行新股不超过1666.67万股(不涉及老股转让,且不含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增发的股票),拟募集资金不超过6.4亿元,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电商综合服务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消费者数据中台及信息化能力升级建设项目、代理品牌推广与渠道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闯关创业板,青木股份坦言还存在以下几点风险:

一、电商平台依赖风险

中国B2C电子商务销售主要集中在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公司依托电商平台,为品牌商线上销售提供衍生服务,并在多年的运营经验中沉淀能力,不断延伸业务范围。电商平台针对入驻平台服务市场的服务商制定了日常运行规则,若平台规则变更,且公司不能快速了解和学习变更规则并作出适当调整,将导致公司多年的运营经验失效。

目前,平台为服务商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持,若平台对服务商支持力度下降,将损害公司现已构筑的能力壁垒,对公司持续稳定的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电商平台作为价值链上的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若平台提高店铺运营及推广的收费水平,或自行开展部分服务商业务,将压缩公司业务和利润的空间,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二、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推出网络促销节日,通过加大促销力度和宣传造势持续提升节日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双十一”、“双十二”、“618”等电商节日对消费者的日常消费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电商行业的整体业绩呈现下半年高于上半年的态势,公司11月、12月、6月的收入水平也显著高于全年其他月份。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把握各大电商节日带来的销售机会(如针对电商节日制定不当的品牌运营方案或因采购规划不善导致商品滞销),可能影响全年业绩,对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信息安全风险

公司主要业务的开展依赖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和阿里云服务器,同时使用各种业务系统。为保证信息安全,公司制定了较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规章、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制度,建立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机制,并通过权限设置及软硬件等多重措施保障相关个人消费者或品牌商信息安全。

自成立以来,公司未发生重大信息安全风险事件,但仍存在潜在风险。若公司网络基础设施、阿里云服务器或业务系统出现故障或重大干扰,可能影响公司正常业务的开展或导致客户信息被泄露。

四、品牌商支持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风险

渠道分销和电商渠道零售模式下,品牌商为激励销售及管控价格体系,通常给予服务商一定支持。

采购返利系品牌商根据采购订货指标,给予服务商一定比例的返利,报告期各期,公司返利金额分别为299.00万元、77.95万元、221.44万元和16.60万元。公司通常在签订协议或年初时,即与品牌商约定当期的销售目标及返利规则。若运营期间发生不利于商品销售的突发事件,使得公司向品牌商的实际采购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公司获得的返利金额下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公司开展促销或营销活动时,可能与品牌商协商,就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获取部分促销或营销支持。报告期各期,公司收到品牌商促销或营销补偿分别为0.00万元、71.80万元、44.61万元和158.21万元。若未来品牌商在线上营销投入预算降低,对公司的支持力度下降,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五、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存货主要系渠道分销、电商渠道零售业务的库存备货。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085.61万元、2853.88万元、1803.85万元和2821.88万元,占当期末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18%、15.02%、8.28%和12.58%。

公司向品牌商采购商品后,销售给电商平台、其他线上线下卖家或终端消费者。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把控品牌销售动向,对商品未来销售做出错误预判,可能导致存货积压,甚至因超出有效期而报废存货,将导致存货价值下降,公司需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从而影响公司当期经营业绩。

头图来源:123RF

转载声明:本文为资本邦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为侵权。

风险提示 : 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