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香蜜公园风景美如画。(来源:晶报)

“抬头见碧水蓝天,推门闻鸟语花香”,此番美景已经在福田处处展现。去年,福田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年恰逢福田区建区30周年,深圳更是荣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福田区继续对标“双区”战略,持之以恒地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用实际行动回应着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殷切期盼。

在有限空间里打造“百园福田”

建成绿道156公里、道路绿化率高达55.42%、绿化面积3384.48公顷、绿化覆盖率突破42%……福田区致力建设“公园里的城市中心区”,将最好的土地留给市民,释放更多的生态财富和绿色福利。

辖区建有莲花山公园、香蜜公园、红树林生态公园等132座公园,“百园福田”实至名归,是全市公园密度最大、种类最多的辖区。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近年来,福田区以城市管理治理能力和体系提升为主线,共建共治共享,搭建了“未来公园”创意征集平台,听民声、汇民意、聚民心,变公共绿地为“市民花田”,力求建设市民所需所想的公园。仅2019年,福田区就新建、改建了景田北二街、中康、福虹等5个社区公园,以及禾镰坑水库梅花主题特色种植园,让市民期望转化为城市美景的时间不断缩短。

推动治水从“治污”向“提质”迈进

漫步在中心公园,清澈的福田河从园中蜿蜒而过,两岸绿植苍翠,游人悠然漫步,享受着碧水天蓝的惬意时光。同样在福田区深南中路旁,经过治理后的荔枝湖碧波荡漾,水鸟翱翔,游人如织。荔枝湖区域也被成功打造为全市首个“污水零直排”示范片区,实现了区域污水零排放、透明度达1米以上、湖水达到地表水准III类标准。碧道环绕,水润福田。

近年来,福田区推动治水从“治污”向“提质”转变,全面实施小区正本清源改造,开展“污水零直排”创建行动,深圳河首次实现地表水V类稳定达标,福田河、新洲河2条暗涵实现清洁基流入河,并荣获广东省首批“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称号,逐步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区迈进。

多措并举让蓝天常驻福田

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福田区的空气质量也在稳步提升。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初,福田区空气优良率达97.9%,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日平均浓度为1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

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辖区加强环境空气监测能力建设,完成10个街道“一街一站”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建设;着力推动纯电动化建设,完成新建纯电动出租车快速充电桩852个,物流集中区、大型商场新建充电桩1322个;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利用网格化监管体系严查、重罚扬尘污染、露天烧烤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市率先消除建筑工地食堂油烟污染防治监管“盲区”;针对工地及相关防尘设施,提出扬尘“7个100%”等多项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多措并举让蓝天常驻福田。

晶报记者 李果 何亚南 王宁/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