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胜关英雄大会上,郭靖邀请了全真教郝大通、孙不二、赵志敬、尹志平都来参加英雄大会,但怕耽误了杨过的功课,所以没有要求他们带杨过一并前来。然而,杨过却不请自来到了大胜关。随后,便是一场语言上的冲突,在这一场冲突中,全真教可谓一败涂地,郝大通等人觉得没面子先后离开了。

在这里,杨过说过一段话:“郭伯伯上终南山之时,将重阳宫中数百个道士打得没还手之力,就算马刘丘王诸位真人不介意,难道旁人也不记恨么?他们不能欺你郭伯伯,难道不能在我这小小孩子身上出气么?他们恨不得打死我才痛快,又怎肯传我武功?这几年来我过的是暗无天日的日子,今日还能活着来见郭伯伯,当真是老天爷有眼了。”

接着,金庸先生又叙述说:“他轻轻几句话,将自己反出全真教的起因尽数推在郭靖身上。”

杨过说的那段话虽然有夸张之词在里面,比如说“他们恨不得打死我才痛快,又怎肯传我武功”,这句话明显就是杨过想得太过了。当初杨过在全真教时,有不少人看杨过不顺眼是真的,但是说恨不得打死他才痛快,那当然不至于。且不说像掌教马钰这类人,是真心盼望杨过好,就算是赵志敬这样的,也不会盼着杨过死。毕竟杨过是郭靖送到终南山来学艺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最多故意不教武功或不用心教武功就是了,真要是打死了杨过,面子上都不好看,不说别的,当时的杨过还是个小孩子,全真教这样的名门大派就是真的说杨过顽劣不堪,但是打死一个小朋友终归是件打脸的事情。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可以等他成年了再打死啊!想想杨康当年那样,他们全真教没人说要把他打死,杨过既然在全真教学艺,难道还能比杨康更坏?所以,说全真教的人恨不得杨过死了才痛快,就是杨过故意说出来的话,让郭靖怜惜。

事实上,杨过在全真教受委屈,郭靖真的是难辞其咎,也正如杨过在大胜关说的那段话里一样:“就算马刘丘王诸位真人不介意,难道旁人也不记恨么?”杨过的话虽然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但倒也说清楚了是非,他也明白像马钰、丘处机这些人是不会因为那样一件事情记恨的。但是全真教那么多弟子,总有不肖的,比如这位赵志敬。

其实金庸先生在前面也通过文字说过,全真教有人因为郭靖的事情看不得杨过好。

比如,在杨过在全真教学艺的第一个小较之日,金庸先生就写了:“众道士亲耳听到杨过背诵口诀,丝毫无误,只道他临试怯场,好心的出言鼓励,幸灾乐祸的便嘲讽讪笑。全真弟子大都是良善之士,只因郭靖上终南山时一场大战,把群道打得一败涂地,得罪的人多了,是以颇有不少人迁怒于杨过,盼他多受挫折,虽然未必就是恶意,可是求出一口胸中肮脏之气,却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这里面涉及到人性的问题,说郭靖难辞其咎却也无法苛责于他。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好人看人除非那个人坏得特别彻底,要不然看谁都是好人。郭靖就是个好人,所以他看人大多数都是好人,也是因为他原来是男主,所以,他见过的那些人除了欧阳锋、裘千仞以及沙通天、彭连虎等等这些受完颜洪烈礼聘的人之外,估计其他人他都认为是好人。

正是因为郭靖对人性中的险恶不甚了解,所以他会认为全真教众道士都会和马钰、丘处机这些人一样,不会对杨过有什么看法。而偏偏少时的杨过是个桀骜的性格,听不得别人的训斥,又刚好被丘处机训了一顿接着就是赵志敬的一顿打。所以,侠客君一直认为,如果杨过上终南山时,训他话的是马钰、当他师父的是尹志平,境遇会好很多。马钰性格谦冲,不会像丘处机那般训杨过,尹志平虽说贪恋小龙女的美色,但也仅仅是这一点缺点,其他各方面除了武功可能都要远胜赵志敬。

偏偏郭靖在离开终南山时又没有跟杨过说清楚全真教前代掌门的厉害,否则以杨过的聪颖,在全真教遇上了对他好的师父,应该不会混不下去,或许还能成为全真教继王重阳、周伯通之后的又一大绝顶高手。那就是全真教的荣耀了!

诸君以为何如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