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家专访恒生银行(中国)行长宋跃升:跨境理财通可令大湾区居民受惠,人民币资产料继续受境外资本欢迎

“跨境理财通”自提出以来引发粤港澳大湾区各界热议。

在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跨境理财通将跨出又一巨大步伐。

在现有QDII、QFII、RQFII、股票债券通、基金互认等各种跨境投资方式基础上,跨境理财通涵盖的将是包括普通投资者在内的更广范围人群,提供的将是品种更丰富、渠道更多元的理财产品。记者独家专访了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行长宋跃升,畅聊对“跨境理财通”的预期想法。

目前,欧美等全球主要经济体仍在与新冠疫情纠缠不休,面临“失控”的经济下滑,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仍是多国政府和央行的主要议题。但与此同时,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经济和就业在政府和人民银行的带领下稳步恢复、继续前进。这将给跨境理财带来怎样的宏观环境?

在专访中,我们还与宋跃升行长聊到了银行业的新发展机遇以及银行职业的生涯前景。

期待跨境理财通细则出台

南方财经全媒体:首先,欢迎宋行长来到我们《南财对话》节目。

今年的6月29号,由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和澳门金管局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跨境理财通试点的文件,这个试点文件出来以后,三地的金融市场都沸腾了,大家都对这份试点内容非常好奇,也充满了期待。想请宋行长介绍一下跨境理财通跟以前的那些跨境理财产品又有什么样的不同?

宋跃升:跨境理财通是对现有投资产品和投资机制的新的补充,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投资渠道。我们已经有了QDII、QFII、RQFII、股票债券通、基金互认等一些(跨境投资)机制,现在两地投资者也希望通过银行或者其他机构投资更加广泛的理财产品。 

目前我们也知道相关的监管政策还在落实过程当中,具体(跨境理财通资金池)可以投资哪些产品,我们还得等一系列细则的出台,但是我们相信理财通会对整个的投资便利性和投资标的的多元化提供很大的帮助。

南方财经全媒体:在我们跨境理财通的诸多细节出台之前,恒生银行好像已经去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现在也有推出一些产品,一只是叫做恒生嘉实沪深300ETF(港交所代码:3130),另外一只叫做嘉实恒生中国企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深交所代码:159823)。能介绍一下是什么样的产品吗?

宋跃升:ETF就是交易所交易基金,它是开放型的基金,但同时也是在交易所里面挂牌上市的。这两只(基金)追踪的标的,一个是追踪沪深300指数,追踪在沪深两地挂牌市值比较大、流动性好的标志性标的股票,一只是(追踪)恒生中国国企指数,包含50家在香港挂牌的H股,其中既有内地民营企业也有国企,在过去的这段时间(两个股指)表现都还是比较靓丽的。这一次的ETF互挂其实是一个更加直接的QDII、RQFII创新的渠道,让两地的ETF能直接进行相互投资。

对(ETF)投资者来说,投资和赎回渠道有两条,一是与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申购赎回,另外一个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所里面买进卖出,这样整个的交易行为是非常的便利。

南方财经全媒体:像炒股票一样。

宋跃升:对,就像交易股票一样买进卖出,这里就(比一般基金)更加便利一点。 同时ETF更多的是指数型被动管理基金,它的规模一般比较大一点、流动性比较高,而且它的交易费用比较低廉,因为它是一个被动型投资产品,所以一系列研发费用或者交易费用相对来说比较低。 

恒生银行(中国)最近也推出了一个挂钩恒生科技指数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这是境内银行推出的第一款挂钩恒生科技指数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可以让境内投资者复制恒生科技指数回报,相关回报反映在这个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回报里面。恒生科技指数也号称香港的纳斯达克指数,主要追踪一揽子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的科技公司。

人民币资产受追捧的逻辑

南方财经全媒体:跨境理财通里,香港(和澳门)人到内地来买理财产品、内地人到香港(和澳门)去买理财产品,您对热情程度有一个预期吗?

宋跃升:看我们现在搜集的一些反馈,其实无论是内地的居民去香港、还是香港和澳门居民到内地,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

北向方面,也就是香港、澳门的居民投资内地,主要是因为最近的人民币资产表现相对比较强劲,人民币汇率稳定当中有升值的这样一个趋势,同时人民币(产品)的利率或者是投资回报率在整个大的经济体当中也是非常不错,所以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就导致很多北向投资者有很多的热情想去参与。

最近半年多以来,其实人民币资产一直受到很好的追捧,因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阴霾,整个经济都是在逐步地向好。我们看到近半年无论是人民币汇率(走势)、中国国际收支的顺差,还是包括人民币资产的这样一个(受追捧)情况,都是非常强劲的。

我们看到今年在上半年,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资产的规模在不断地提升,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境内A股市值余额同比增长了37%,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余额同比增长28%。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这些趋势还会再延续下去。

南向的部分,也就是内地的居民参与到香港、澳门的理财产品这一块,也是出于他们的投资分散化的策略出发,很多居民也是希望在国内现有投资渠道之外,再参与更加国际化的、多元的投资平台。整个香港、澳门市场,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比如说香港的一些产品、服务和金融理念都是在全世界金融投资当中比较领先的,这样就会给境内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加有保障、更加国际化的选择。

南方财经全媒体:南向的话,其实内地人对香港的理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不少大湾区内地居民在香港买了保险,也买过一些基金,如果他们要参与到香港这样一个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里面,风险会不会很高?

宋跃升:在两地理财通推出阶段,监管对投资者教育和投资适当性是有很高要求的。需要境内的金融机构和香港、澳门金融机构一对一地要绑定。有几个风险点一定要把握,第一就是资金是以闭环的形式,在内地和港澳地区进行一个环路,在境外投资标的到期之后,它的资金应该是原路返回,反之也是这样。

第二就是两地投资者的成熟度、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投资者权益保护,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在产品推荐和销售过程当中,确保销售的适当性和销售行为的规范化?这也是对这些参与机构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验指标。我觉得在监管和金融机构的努力之下,投资者保护这样一个工作一定是可以做得比较好。

南方财经全媒体:我还想补充再追问一下,谈到跨境理财通即将推出的产品,我们没有办法现在聊得那么细,因为相关的细则监管没有出台。但是我还是想问一下,谈到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或者保险,监管框架它是原则是怎样的?比如说一定要风险波幅比较小的、还是说要在银行进行发售的可能会比较安全一点?还是说交易所挂牌的这些比较安全?

宋跃升:我想现在细则出台之前,对产品的类别还只是一些猜测,但是我们觉得原则上,最初的一些产品应该是属于风险类别比较低的产品,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当投资者对这些产品都比较适应了,对两地的风险认识逐步提高之后,风险级别才会逐渐地提高。

南方财经全媒体:对,在这里还是想特别地给投资者提醒一下,去了不同的市场以后,不能只想着收益,还要想着一点风险。我也想问一下,在沪股通、港股通、深股通里面,其实现在每一天的上限额度用不完,这是否说明市场不太热?

宋跃升:现有产品当中我们看到会有不同的机制,它们针对不同的投资群体。可能这段时间这个产品需求会比较旺盛、之后投资需求又会有所下降。但是,这并不妨碍对一个新的投资群体打开新渠道,或者进行投资标的多元化推进。 跨境理财通公司推出可能相对风险敞口或者风险胃口更低的产品,给投资者打开新的投资通道,也有相应的市场需求。

跨境理财通的意义

南方财经全媒体:跨境理财通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币与境外资本市场之间的流通,能谈一谈不断地把跨境理财扩大到更大范围的相关意义吗?

宋跃升: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其实一直在不断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包括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特别是在最近的一年多,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政策非常活跃。从外资持股比例、(外资)机构的设立、产品批准等等,都有一个快速的开放。

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跨境)理财通和其他现在已经存在的、在大湾区之内互联互通的机制,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因为中国确实有很多内地投资者具有海外投资或者分散投资的需求,同时境外也有投资者想要参与到境内的资本市场,通过满足这些最基本的投资者需求,就可以稳固人民币的对外投资、人民币国际化。

南方财经全媒体:在粤港澳大湾区去推广跨境理财,是不是额外会看到一些机遇,我们针对的是什么样的人群?是普通的在这里奋斗的居民,还是说一定要高净值人士或者是超高净值人士?

宋跃升:我们觉得,在大湾区推进跨境理财业务,应该可以覆盖到高净值人群,还有普通的人群,应该可以让市场当中每一个大湾区居民都受益。

在大湾区,香港是一个很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是在中国的科技行业和金融创新领域中先行先试的领头羊,同时整个大湾区大概有7000多万人口,是比较庞大的基数。如果三地互联互通,可以让深圳、广州和整个广东省内陆更加国际化,同时也可以让香港和澳门的一些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到中国内地的金融市场开放过程当中。

香港其实是目前排名在瑞士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理财资产管理中心,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庞大的投资者基础、完善的法律框架和投资者保护体系。引进香港的国际经验,一定可以对整个大湾区7000多万人口起到(理财市场的)促进作用。

外资行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

南方财经全媒体:恒生银行从1985年在深圳第一次设立一个办事处,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已经铺设了很多的网络,能跟我们分享一些印象深刻的发展经历吗?

宋跃升:我们感觉可能(外资银行在)内地市场发展最快速的应该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2001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人民币本地市场业务当中去。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也在中国内地不断加大投资。同时,随着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推出,我们也在2010年开始,在广东省设立了CEPA协议框架下内地的首家异地支行,然后我们在2007年也是顺应了监管指导意见,在内地进行了法人银行注册。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2007年5月份正式成立,那是我们另外一个里程碑。从那时到现在,我们看到其实整个外资银行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2007年注册的时候,整个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的资产规模大概是1.25万亿人民币左右,到现在其实已经超过了5万亿的规模。这样算起来,过去十几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是在10%左右,超过了GDP的年均增长率。

目前恒生中国在内地总共有接近50家的网点,网点数量、员工数量、客户数量当中的40%是集中在大湾区的,也就是说大湾区是我们中国策略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也希望继续趁着深圳接下来的一些先行先试的趋势,大力地、更加深刻、更加深入地投入到中国资本市场或者金融市场中。 

粤港澳大湾区举措推出之后,整个恒生银行,无论是香港母行还是恒生中国,两边都是非常地重视。我们在去年就已经在整个恒生母行的层面成立了大湾区工作小组,这个工作小组其实是由恒生母行的行长自己亲自担任主席。我自己在内的恒生母行业务主管,也都是委员会的成员。我们会定期召开会议、不断跟进政策发展和举措,随时随地做政策安排和产品准备。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长期来看更加负责任

南方财经全媒体:您怎么看待当前全球超低利率仍将维持较长时间的现状、以及各国央行仍然在持续进行放水竞赛的这种行为?

宋跃升:这件事情确实像你说的,欧美主要国家和央行为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所做的最大举措就是进行量化宽松和实行负利率的货币政策。最初,市场预期这些政策都是暂时性的,相信随着经济的复苏稳固,这些临时性的举措都会逐步退出,而货币政策也会转向正常化。可是十多年之后,我们突然发现,短期政策退出的预期其实没有发生,在日本、欧洲、美国还在不断加码量化宽松政策,利率政策也向零利率和负利率进行转移。量化宽松和低利率可能在短期之内对经济有一些积极的作用,可以稳定一下经济,刺激一下消费、投资,但同时它也有很多负面作用,包括资产泡沫、贫富差距扩大等等,后续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和安全问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看到中国央行确实走了一条很不一样的、很不寻常的道路。中国在几年前开始进行去杠杆、整治资金空转,出台相关举措,短期之内刺破了一些泡沫。虽然让一些投资者也受到了一些损失,但从长期来看可能是一个更加负责任的货币政策。

通过对影子银行还有资金空转的整治,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结合比以前更紧密。在今年疫情之初,我们也看到中国央行对疫情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短期之内采取了一些政策指令,包括金融机构对受影响比较严重的企业进行一些(还款)延期、中小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及一些其他的资助,帮助一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疫情在4月至5月逐渐受到控制,经济逐渐好转,复工复产全面展开,在这时候,中国央行也退出了短期的市场干预。

我们看到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基准价格在过去6个月是维持不变的,这也是一个很清晰的指引,就是中国会坚定不移地走一条不太寻常的道路,确保资产的泡沫或者贫困差距不会再进一步加剧下去。

回归支持实体经济的初衷

南方财经全媒体:除了利率以外,哪些因素会影响银行业前景。因为我们知道当今的银行业跟往昔已经发生太多的变化了,比如说虚拟银行出现,比如说我们现在对于风险合规更加重视了,还有随时因为 ESG规则的触碰,银行的股价可能就会大跌,还有包括银行主要经营地点是在哪里、哪一些国家、哪一些经济体,这一些因素可能都会非常影响银行。想请宋行长去聊一聊,在新环境下银行业特别重视、投资者特别看重、影响银行长远经营的新因素,都有哪些。

宋跃升:我觉得银行经营当中最关键的一点一定是风险防控,这是银行可以稳健经营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风控帮助金融行业和银行业正本清源,让大家回归到支持实体经济的初衷上去。

当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数字化的转型。我们看到了中国整个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走在全世界前列的。随着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和他们产品的推出,对银行业起到了一个很强的鲶鱼效应,会推着整个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大数据、风控这方面做创新和探索。

数字化发展在各银行、各金融机构中,现在都是战略发展重点,恒生中国也是同样的。恒生中国去年年初推出了手机银行应用,所以我们看到客户使用电子化、数字化渠道进行交易的规模,上升非常快。疫情期间在2月,我们零售客户的交易量有98%是通过电子渠道来完成的。今年上半年,通过电子平台交易的(个人)交易量占到整个(个人)交易量的83%以上,所以无接触化、数字化的产品方案,在不断往前推进。银行也可以在风险防范和便捷性之间做一个平衡。

南方财经全媒体:您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有什么判断,银行业将如何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宋跃升:我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谨慎乐观。目前有很多的挑战,包括疫情挑战、地缘政治、贸易冲突等,都是将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不确定性。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对疫情的防控非常有效,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整个经济基本面在逐渐复苏。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应对是非常紧迫有效的,结构性地针对社会受影响比较重的中小微企业提出了很多资助的方案,可以帮助更多企业尽快走出疫情影响、逐渐恢复生产,这样反过来其实也会帮助到整个金融行业和银行业的长期、健康地发展。

银行业在中国的经济体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在中国,间接融资还是整个融资渠道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企业的大部分融资还是来自于银行。当然中国现在也在不断地发展资本市场、努力直接融资,但是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它的可获得性还是偏低,因为直接融资对融资者的财务报表披露等要求是非常高的,一般只有大的企业才比较容易在资本市场去融资的。

对银行来说,我们现在中国的存款资源大多数集中在一些国有大行,如何令一些地方性银行或者外资银行更多去帮助中小微企业,是接下来政策的主要考量因素。 

任何行业任何机构都会有发展空间

南方财经全媒体:现在银行是年轻人非常向往的热门职业之一,您对于从事金融业、想要从事金融业的年轻人,有什么样的职业建议或者忠告?

宋跃升:我个人感觉,其实无论是做银行还是其他行业,只要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在任何行业、任何机构都会有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发展了十几年,现在也变成了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庞大的经济体和市场,意味着中国还有很多的机会存在在各种各样的行业,包括一些小型的科技行业,也包括金融行业、银行业。我相信中国将来的经济发展会令大家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些想象空间,我觉得只要踏踏实实、认真地把自己做好,大家在任何机构都有很多发展和上升的空间。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