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要谈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周期的主要对手的话,美国女排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话题。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实打实的苦主,大赛碰到美国女排基本就没有赢过,但是在新的周期,中国女排一改颓势,两次世界大赛中三次击败美国女排,世锦赛双杀对手之后在世界杯又3-0干净利落的零封对手,但是这也给很多球迷一个幻觉,是不是我们的实力就彻底高出美国女排了,而我们之所以能赢美国到底是哪些方面强于美国了呢?下面我们就从战术跑位以及美国女排几场比赛的数据里面来找找答案。

一、总体概况,站位分析

上图轮次为美国女排近期常见轮次,本文分析参考比赛为2019年世界杯中国vs美国。

美国队在最近这个周期人员调整比较大,之前主打的二传格拉斯退役,后来也用过不少年轻二传,劳埃德、汉考克、卡利尼、霍尔特等等,而最近的比赛是世界杯,美国队最常用的二传还是这个2号霍尔特。这名二传的组织偏于副攻,而二四号位的拉开对于这名二传来说并不像卡利尼那么多,卡利尼和霍尔特更像是互补型的二传,一个偏副攻,一个偏拉开。但是不管是卡利尼也好,霍尔特也好在组织半平网攻的能力上都离格拉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美国女排现在下滑的并不是她们平网攻的速度,而是半平网的速度,一旦球不到位甚至半到位,二传这点的拉开速度远没有以前那么快了。

而副攻位置也是在世锦赛之后启用了两名新人副攻,一个是奥格博古一个是华盛顿,之前主打的三名副攻阿金拉德沃、亚当斯、迪克森已经渐渐的淡出的淡出,替补的替补了,但是美国队的副攻不管怎么变,在拦网的能力上比较欧洲的副攻还是差了点,美国队的副攻更偏于进攻。主攻位置现在慢慢由拉尔森和罗宾逊来搭档,这两个主攻在一传这方面是所有国家里面最稳的,但是定时炸弹变成了自由人,自由人的一传半到位甚至不到位的太多,导致美国女排现如今都是攻手来保护自由人。而接应上面,现在多数是使用德鲁斯来打,德鲁斯的进攻下手速度比较快,线路比较长,但是她的球并不是那么难拦防,点虽然也不错但是没有那么强的绝对实力,实打实的调功能力还是类似美国的接应,不那么强。这就是美国女排的现状,下面我们从战术方面讨论一下美国女排每轮的表现。

二、轮次跑位,战术分析

NO.1第一轮:前排两点攻,副攻战术选择比较丰富,不接一传的主攻注意有后三融入

美国队的这一轮在站位上来说德鲁斯是从五号位和六号位之间往一号位跑一个后二的战术,这轮对于德鲁斯来说跑位上步并不是那么顺畅,所以这轮在霍尔特的战术组织里面不太常见第一下就给德鲁斯,所以在拦防的时候德鲁斯这点可以先放一下,除非别的位置都不太好打的时候,这点还是一个重点进攻的位置。这轮在霍尔特组织的时候,多数是先首选四号位的平拉开进攻,然后利用奥格博古的身后球做掩护两边拉开,但是这个时候要注意一点,就是当六号位的主攻不接一传的时候,美国女排还习惯性地把后三融入进来,而且这轮的后三是有实打实的加入的,也是为了缓解前排进攻实力不足的情况,所以这轮即便是美国女排的两点攻轮,但也不能算是一个弱轮。

NO.2反轮(奇葩轮):接应四号位下撤大跑动回到二号位打进攻且为重点进攻

大家还是习惯性把二传从几号位叫做第几轮,而且现在也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但是我因为这样比较好描述所以就不采用国际惯例了。美国女排的反轮是我认为比较奇葩的一轮,国际上独树一帜的反轮打法,接应在四号位稍微下撤一点,大概站在三米线附近。然后在发球瞬间跑到二号位去打进攻,而且她的跑位也是为了避免撞到发球过来的球,影响接一传人的视线,她选择绕最远的路,在所有人的身后跑到二号位,然后这时候二传在组织上还是选择她这点来主打,到位不到位的二号位这边都是重点人,当然还有就是当发球发了前排主攻或者自由人时,一定要注意后三,罗宾逊这点的后三在这轮也会融入进来,虽然次数不多,但是这轮她这点还是有的,再就是如果这轮球非常好,而且场上又是霍尔特主传的话,一定要注意前排的奥格博古的前快,这轮的四号位更像是为强攻准备的位置,快攻的选择不是很多。

NO.3第三轮:三点攻轮,强轮,副攻战术加边攻拉开,速度保障同时不好盯防

这轮是美国女排的一个强轮,前排是三点攻同时启动,这轮在组织上也比较明确,以三号位快攻为突破口先扯开进攻,然后两边拉开进攻,这轮在霍尔特的组织上来看,几乎每个点都是很平均的,而这轮拉尔森还会从一号位接完一传之后往后三的位置跑,但是这轮拦网的时候还是可以不那么注意她这点,因为应用的很少,再就是前排这几个点也够用了,二传组织上也没太大必要去找她,她在这边上来打后三角度也不是很好找,所以组织上也没太常见到她打这轮的后三。

NO.4第四轮:易翻车轮,前排站位有点难受,极少见到这种站位

这轮还是我感觉美国女排比较难受的一个轮次,她挺容易翻车的,这轮华盛顿在四号位偏三米线的位置,霍尔特和德鲁斯同样也是站在三米线后面,有点搞不太懂为什么这么站位,而且这轮球发过来这样的站位不是特别影响后排接一传的人吗?这轮要是球发过来压五号位接一传的人,副攻就很难躲开,她在这个位置接也不是躲也不是的,一般来说以我们中国女排为例这轮就是副攻站在四号位端线附近然后二传在副攻后面,接应在二号位,这样大面积的接一传的视线就让开了,美国队这轮跟她的反轮是同样很奇葩的轮次,也是很容易闹笑话的轮次,但是这轮美国女排进攻实力还是可以的,前排三点攻,然后还有个后三,虽然这轮看似是个强轮,但是容易翻车。

NO.5第五轮:偏重二号位进攻,四号位主要侧重于半平网以及调整攻

美国女排的这一轮还是一个相对弱的轮次,一般来说在组织上还是以背飞为主,靠着副攻这点的高点来突破,但是如果出现不到位的球,基本上就是四号位这边和后攻来打,四号位这边罗宾逊的进攻还是相对少一点,多数的时候是打后二进攻,当然还是注意副攻的跑位,如果副攻打身前那么这球多数是给后二了,如果副攻打了身后,那这球多数是给四号位罗宾逊这点,但是这轮三号位这边拉尔森后攻的跑动没有那么多,所以这轮相对来说比较好掌握,也算是美国女排比较单纯的一个轮次同样也是我们比较好抓的轮次。

NO.6第六轮:副攻进攻偏少数,后排进攻跑位较为积极主动

这轮对于美国女排来说是一个比较弱的轮次,前排是两点攻,副攻在身后,但是融入战术并不是很多,拉尔森跑的四号位平拉开,这轮的首选就是拉尔森的拉开进攻,然后是德鲁斯的后二进攻,基本上在到位的时候就是拉尔森在打,如果出现半平网球不算是特别好的情况,那基本上就是后二结局,这轮罗宾逊还是会象征性的跑后三,但是融入的不是很多,这轮的重点还是先四号位然后再是后二,然后是二号位背飞,最后再是后三进攻,这轮我们抓拦网的时候还是好抓一些的,因为这轮美国女排的跑位也是比较单纯的,我们还是好抓节奏的。

三、技术统计,数据分析

针对美国女排的技术统计分析,我们选取世界杯三场球的数据,分别是对阵荷兰、巴西和中国,我们主要还是看她们的进攻占比和边副攻的进攻占比。首先是打欧洲劲旅荷兰女排,因为荷兰女排的特点在欧洲里面比较突出,身高条件不俗而且后排技术也不弱,还在世锦赛里面击败美国闯入四强,所以我们看这场球,美国女排是3-0拿下的荷兰,在进攻上面几个攻手是比较平均的,罗宾逊进攻是最多的占到28.89%其次是德鲁斯然后是拉尔森,可以说在三个边攻里面还是进攻比例比较平均的,边副攻占比也相对合理,副攻的球在22.47%,也说明美国女排的战术上在这场球还是比较丰富的。

巴西女排虽然是开始没落了,但是她们自身的特点也是比较明显的,也是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队在这场球里面进攻最多的还是罗宾逊31.96%,然后是德鲁斯27.84%,然后是拉尔森的18.56%,打美洲球队的时候,拉尔森的进攻还是不那么多的,边副攻的进攻占比上基本也是跟打荷兰相差不大副攻进攻占比在21.65%,还是战术组织很丰富的,基本上能给主攻分担一下压力。

打中国女排这场是美国女排世界杯0-3输掉比赛的第一场,这场球美国女排几乎派上了可以派出去的所有攻手,但是进攻还是主要依靠拉尔森、罗宾逊和德鲁斯,但是这场球三个攻手的表现都比较一般,虽然看着拉尔森和罗宾逊的进攻比例挺高,但是真正下球率还是比较低的,不过美国女排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副攻这边的进攻能力比较强,所以即便是输比赛,但是战术组织上还是能组织出自己的东西来。

总结一下美国女排现如今的形势,对于美国女排来说在平网攻的能力上还是看得出来依旧很快,确实是快,拉开速度到下手这一下,相信从世界范围都找不出比美国队快的队伍,但是美国队现在差就差在了半平网攻的速度上,以前美国女排的半平网攻也很快,而现在是为了快而快,二传这点在半平网的时候速度给不起来还把球点给的比较低,所以在攻手调攻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变的地方,所以多数都是脆拦下来了,而相比较来说我们中国女排的中场进攻能力还是要强于美国的,如果放开速度但论这种调攻和强攻的能力,我们中国女排比起美国女排来还是要好很多,而这种反击的速度上我们也并不输美国,虽然平网攻我们快不过美国但是攻防转换的速度上我们是不输人的,所以我们能赢下美国也是因为这点。

最后,还是展望一下美国女排,相信这一个赛季没有球可打的美国女排也会考虑自己球队的发展,她们也会尽力提高两个副攻以及自由人的能力,还有二传的力量,美国女排如果还是想走光速拉开的路线,那还是要依仗二传的能力,因为毕竟现在不能保证每个球都到位,如果半到位的情况,二传不能保证拉开速度,那美国队就危险了,再加上还有个定时炸弹的自由人,那美国队的短板暴露的就更加明显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