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学历意味着竞争起点高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

因此,每个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如何辅导孩子作业也越来越困扰着每个家庭。

小学阶段的家长还好说,毕竟知识点不多,内容也相对简单,基本都能够应付。只是当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增多,内容加深之后,家长骤然间就会觉得力不从心了。

毕竟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够证明三角形全等,更不要谈什么物理的运动定理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是辅导孩子的正确姿势?

除了辅导作业之外,家长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进入初中后依然轻松学习?

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大多数家长的通病(包括我在内)在看到孩子写作业慢的时候,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冲上去直接告诉孩子该怎样做。尤其对于那些孩子写作业比较慢的家长而言,往往这是经常会出现的场景。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惯——我不会做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出手帮我解答。无形之中,我们就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而独立思考,恰恰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

如果我们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让孩子努力去慢慢思考。当孩子发现自己可以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时,收获的那份喜悦感和满足感,是任何奖品都无法替代。同时,孩子会爱上这种感觉,并且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当孩子进入初中,家长无力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孩子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

鼓励为主,莫要轻易指责孩子

有些孩子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加之注意力偏弱,在上课的时候没有get到老师所讲的重点,等到写作业的时候,就会出现种种状况。比如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想看看书,总之就是不想做作业。

这个时候,学历相对比较高的家长就会将孩子拽到书桌跟前,监督孩子去完成作业,有些家长还会边给孩子教如何做题,边对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挖苦或者指责。

对于孩子来讲,本身不会做作业就觉得挺丢人的,家长又在旁边不停叨叨,就会产生逆反的情绪。这种情绪表现有两种,一种是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如果错了就是你的错;还有一种是你说什么我就偏偏不那样做,你指东,我就偏偏往西!

故此,当孩子不会写作业或者不愿意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莫要强摁着孩子学习,而是要搞明白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当孩子作对的时候,及时鼓励;当孩子做错的时候,耐心引导。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变化相对比较少,整体的学习内容侧重于基础的学习,无论是语文或者数学。

小学语文主要是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从字、词、句逐渐过渡到短文、长文,并且通过这些优秀文章的学习培养出对语文的兴趣;

小学数学则是让孩子们理解初步抽象化的数学,从数的概念到数的计算。

知识点并不多,但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不断巩固性的学习夯实基础,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习的侧重点并不是学到多少知识(当然学知识也很重要),更多的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高途课堂中采用的7+6高效学习法,就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对课程讲授内容有初步了解,并通过课前测试了解自己对课程预习的程度互动授课:与一般录播课不同,直播课堂互动性更强,并且通过随堂测试,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薄弱点;课堂总结:每节课结束后,都会对当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本章节的重点、要点,并进行课后测试,掌握学习的程度,以便于后期的跟踪;学情反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曲线,并作出相应的学习建议;答疑辅导:对所学内容中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反馈,并由专门的助教老师进行答疑辅导回放复习:对直播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回放,对其中不明白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直到完全明白按照这个步骤学习,认真测试并总结,将整个学习过程串成完整的闭环,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结束语

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家长也如此!

与其费尽心思辅导孩子写作业,还不如充分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或者找好的老师教授给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在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否则,当我们家长无力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曾经指责过孩子的我们,也许就成了孩子瞧不起的对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