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库内洋葱价格“跌跌不休”,四、五月份云南、四川、山东等地洋葱价格也一路走低,但7月份甘肃洋葱上市后,价格一路势如破竹,节节攀升,到如今产地红、紫洋葱价格突破2.00元/公斤大关。对压货商来说今年的洋葱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今年洋葱市场行情究竟有多曲折呢?后期走势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路走低,菜农们赔得只剩裤衩

中国已成为洋葱生产量较大的国家,我国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甘肃、内蒙古、云南、四川等地,云南、四川洋葱上市时间最早,其次为江苏、河南、山东、甘肃等省,上市时间自南向北走,从2月到8月基本没有断档。

上半年库内洋葱价格“跌跌不休”,云南、四川洋葱上市价格偏低,随后上市的山东、河南、江苏洋葱价格也一路走低,已经触及到历年最低价格水平,全国洋葱市场可谓是一片愁云惨淡。

6月初,山东莘县的4000万斤紫皮洋葱严重滞销,三毛一斤也没人要。无数菜农在中午顾不上炎炎烈日,焦急等待收购商的到来,却迟迟没有音信,有的菜农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将洋葱整车扔掉,更有菜农直接把好好的洋葱直接打在了田地里做成了肥料!

随着洋葱陆陆续续的采收,滞销局面依旧没有打破,不仅地头如此,农批市场也是一片萧条。

7月底, 一名“山东老板”雇货车运载了30多吨洋葱到南宁找人销售, 不料货物运抵南宁后, 该老板将整车洋葱放在农产品市场, 自己却玩起了“消失”。一名卸货工透露,他们卸完货,货主却不见了,上千元卸货费没人付。这车洋葱大多是次品,只能挑些好的洋葱,卖点钱冲抵卸货费。

据央视报道,上半年洋葱价格暴跌近70%,大多产区和收购商都忧心忡忡,骑虎难下。

如今稳步上升,后续行情如何?

历经两个多月的洋葱存储工作暂告一段落,考虑本年度甘肃、黑龙江等地产新季洋葱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偏少,好货亦不多,存储商(尤其是山东存储商)一马当先在产地掀起洋葱存储热潮。伴随着存储热情趋于高涨,种植户捂货、惜售心态加重,葱价被一波波热潮推至一个又一个高点。

据卓创资讯监测,甘肃黄葱价格8月上市初期的0.72元/公斤上涨至目前的1.2元/公斤,涨幅66.67%;紫葱价格由0.80元/公斤涨至1.90元/公斤,涨幅高达137.50%。

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10月15日,华北冷库内原始葱剩余量较往年同期偏少2万吨左右,全国各地洋葱库存总量亦较往年同期至少减少10万吨。

单看供应量,在云南洋葱上市之前,洋葱供应较去年同期处于相对偏紧状态。若质量较往年同期变化不明显的话,本年度多数存储商选择元旦前后出货,部分存储商受去年后期存储利润可观影响,或把更多赌注放于后期。

10月、11月从供应面来看,卖家整体出货意愿不会很高,葱价下滑尚不具备条件,行情相对较为可观、明朗。

卓创资讯认为,10月、11月为不错的出货时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存储货源来讲,伴随着时间推移质变率提高,出货成本增加,存储风险加大,市场认可度逐日下降,卖方逐渐失去主动权。

第二,本年度存储商多意向元旦前后出货,且各地存储商对后市看涨心态较浓,当下卖家出货心态多一致,加之受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洋葱行情涨价影响,多数存储商捂货惜售、扛价,对市场形成强有力的利好支撑。

第三,高价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国庆节后,无论内销还是出口走货均显慢,内销市场盈利状况不佳,加工厂利润微薄。价格上涨通道上,需求量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不可预知。供应收紧、需求缩量的供需格局下,后期行情能否如期而至还待时间证实。

综合以上来看,卓创资讯建议收购价低于1.0元/公斤的库外干存黄葱收购价低于1.8元/公斤的库外干存红、紫葱视货源质量情况选择分批次出货,回收资金的同时,减少降温封垛成本,做到灵活应对市场风险。

蔬菜种植有风险,行情不稳是常事,菜农们一定要放平心态,乐观对待市场行情波动,要及时处理采后储存问题,等待机会,逆势翻盘。

信息来自国际大蒜贸易网、南国早报、山西农民报、长江蔬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