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自创建以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如今,期间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无可厚非的是,红军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走过不少弯路,痛失了许多优秀指挥官。

今天介绍的这位原本是红军战将,率全师战士在前线和国军作战,然而全家老小在后方却被杀了个干净。为了自保,他枪杀战友投敌叛变加入国军,抗日战争时期他巧妙运用游击战给予日军重大杀伤,一战成名。

他就是杨遇春将军。

杨遇春

杨遇春出生于1909年的江西瑞金,一个富农家庭,早年入读雩水中学,毕业后考入江西省立农专,才上了一年便投军去了,加入陆军第4军随营学校,后来转入黄埔军校第三期。

南昌起义时,杨遇春担任独立第七师排长参加起义,表现非常出色,起义部队在三河坝分兵时,很多人意志不坚定都离开了,但他坚信自己的信仰,随部队上了井冈山,并在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遇春很能打仗,特别擅长游击战,在红军中屡立战功,很快升任红12军35师师长,成为了红军高级将领。

红军

周所周知,在我军中,很多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后来都身居要职,像昨天介绍的一位,南昌起义只是一名小兵,后来却成了开国上将。可想而知,以杨遇春的能力,他的职务肯定不会低,然而天意弄人。

1933年,中央苏区掀起“消灭地主”运动,杨遇春的父母亲人全部遇害,他在前线打仗,父母全家却在后方被害,可以想象他是多么愤怒和无奈。这还不算完,因为他的富农身份,职务一降再降,深感自身难保,所以枪杀了政委,然后投靠了国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遇春担任军委会中将参议,1938年,杨遇春被调往第三战区,途径汉口时,被薛岳留了下来。其实他是应该感谢薛岳的,如果薛岳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也不会被后人铭记,可能早已消失在浩瀚的史料中了,当然薛岳也应该感谢他,不是他的力挽狂澜,薛岳指挥的这场仗肯定会更加的艰难。

抗日战争

杨遇春走马上任担任庐山总指挥,立刻率领保安3团和11团,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那个时候的日军却是精锐,很快肃清了庐山周边,冈村宁次面对庐山的杂牌武装,放出话来,说小小庐山几天就能攻下来。

然而结果让冈村宁次措手不及,杨遇春把游击战用到了极致,一面阻击日军攻山,一面抽出部分兵力组成突击队,频繁下山偷袭日军,破坏交通。为了坚持打游击战,杨遇春还组建了情报站和秘密电台,甚至薛岳要了解赣北日军的动向,都要询问杨遇春。

杨遇春指挥的游击战神出鬼没,打得日军毫无招架之力,不得已还请英美前去帮忙劝降,许以高官厚绿,被杨遇春毫不犹豫地拒绝。

杨遇春

杨遇春率领两个保安团在日军的层层包围下,在孤岛庐山坚持敌后抗战半年多,不仅大量杀害了日军,还全身而退,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杨遇春一战成名,跻身抗日名将之列。

可惜老蒋对于叛变过来的人,都没有予以重任,杨遇春此后的职务都不是很高,但他一直没忘记心中的仇恨,解放战争期间一直与解放军作战。

后来国军败退,杨遇春也举家迁离,虽然职务不高,但也过得滋润,1977年的时候退休,1989年病逝,算是得了一个善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