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成都最大的喜事,是五环路来了:五环路串连中心城区内8个城市组团,全长142.8公里,全线将于2023年完工。

千百年来,成都最大的环路也没有超过一环路,我还记得,1997年来到成都的时候,二环路外面还是一片荒凉,虽然有一些住宅,但还不够成片成区,有的路段,甚至可以看到农田。

我查阅了一下二环路的建设:东半环(火车北站到牛市口)于1986年与一环路同步通车。1990年5月7日,成都市干道建设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都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市政工程——过境(二环)路拉开建设序幕。2005年3月,九三路口等交叉路口的地质勘察启动,宣告二环路改造拉开序幕。

总之,二环路内外还是有别,出了二环路,感觉就像是到了郊区。

三环路的建设,同样是充满了故事。

2002年10月28日,三环路正式建成通车。成都三环路投资66亿元,全长50.890公里。而公交车的开通要晚一些。2012年5月26日,开通了136路、137路公交车,暂停了331路(十陵—簇桥)、337路(十陵—茶店子)。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坐公交车无法环游三环路,有些路段甚至于看不到公交车。从这样的发展前景看,五环路的公交车的开通,估计还需更多的时日了。

不过,这也许是早晚的事儿。

2010年的时候,我记得沿着三环路出行,也不是很方便,因为家在三环路外面,常常需要步行一段路,再乘公交车进城。茶店子客运站2002年9月正式建成投入运营,2013年4月与成都金沙客运站实施全面整合。因此这时候的交通才更为顺畅一些。

家住在三环路外,要说便利也是近几年的事儿。比如交通,以前出门需要到茶店子公交站才能进城,即便是在跃进村有不少线路的公交车,但需步行一段时间才可以。

再说菜市场,早些年有一个跃进村菜市场,后来因为拆迁,买菜不得不去更远的子云路菜市场,距离就更远一些。

三环路外面也并非是一片净土。还记得前两年在三环路立交桥下面也时常有骗子骗手机。在动物园附近,也有提示牌提醒路人,别把手机借给陌生人。也许现在好一点儿。

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听说在三环路边遭遇抢劫的事儿。现在,这种现象少了许多吧。

总之,在三环路外面生活,虽然属于成都的主城区,也还是由郊区到城区的变迁。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那么,在四环、五环路外面的生活,也必然是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吧。城市的环线变得越来越大,对我们的生活来说,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总的来说,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我们穿越回去,比如去民国,也许就会发现成都的城区面积并不是很大,还分别被成都县、华阳县所管辖,直到成都市的成立,才改变这样的状况。

我们读一读这一时期的历史记录,不难发现,那时候的成都出行,从皇城到现在的三环外面,也需穿过街巷,公共交通也还不是很发达,时常需要步行或者乘坐鸡公车出行。

虽然成灌路的开通,解决了成都到灌县的交通,但在成都的其他出城道路也还并不是特别发达。

这种变迁,也是城市向上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