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年龄段,都有每一个年龄段要做的事情,如上学时,就应该好好学习,毕业后,就应该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好好工作,步入婚姻殿堂后,就应该担起自己的家庭责任,善待家人。

人在青少年的时候,适当憧憬未来,有助于规划人生,人在结婚后,要操心的事情会很多,那个时候年富力强,适当透支自己的健康,为赚钱而努力,也是担负责任的表现,同时,有了子女之后,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尽管想偷闲,也很难,担起责任,为子女操心,努力赚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然而,人到中年,很多事情都发生着变化,在这个时期,正处于人生巅峰时期,婚姻稳定,子女长大成长,有了自己的家庭,不用再让自己操心了,工作已经定型,想像年轻的时候卖力工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空闲时间增多,若是不知道如何消遣,常会感觉到“无聊”。

正因为种种情况发生着变化,会让步入中年的人心生一种焦虑之感,这就是“中年危机”,若是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应对,还是可以化解这个“危机”的,其前提是不要做这个年龄段不该做的事情。人到中年,还在做这些事,就是在走“下坡路”,别不懂。

自吹自擂,沉浸在过去的成功的喜悦之中。

人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年富力强就是生产力,偶尔吹嘘一下过去的成功,适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别人看来,也是年少轻狂,有血性,有干劲的表现,让人不禁点赞道,“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人到中年,还总是把自己过去取得一点小成就挂在嘴边,还时常把“总有一天”挂在嘴上,这常会让人感到厌烦。

无他,因为年到中年,年纪不小了,取得一点小成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把过去的成绩挂在嘴上,总是大谈自己的“风光史”,而不愿意谈及自己的现在状况,往往会给人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其实,对中年人来讲,中年确实一个令他感到尴尬的年龄段,想做什么,又不好频繁挂在嘴上,过去做过的一些事情,老挂在嘴上,又显得“未老先衰”,活在回忆之中。其实,在这个年龄段,可以默默做一些事情,虽说到了中年,人生还充满着无限可能,要知道由中年到老年,还有数十年光阴,只要利用好了,不服老,大有可为。

透支身体,还在像过去一样为赚钱而拼命。

一个人在年轻过的时候,为了事业与家庭打拼,偶尔透支自己的健康,通宵几次,也是没有关系的,毕竟年轻,身体还可以。

然而,人到中年,不管是身体,还是学习力以及记忆力,难免会不如从前,很多事情,都不能够像年轻那样从容地做了,想学一样东西,会觉得自己没有以前聪明了,想记住一些事情,却总是遗忘,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要懂得尊重现实,虽说还没有“年迈”,没有到“耄耋之年”,行动自如,却也应该注重身体了,要懂得投资自己的健康,多做运动,再忙,也要懂得主动休息,该放松的时候,要放松,在做一件事,如果觉得体力不支,不可为,那就不要勉力而为,以免自己过劳,让身体出现了难以填补的“亏空”。

常瞎操心,看不透,为一些不值得事操心。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思维比较活跃,思想可塑性强,也必要超前,能够跟得上时代,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也比较快;同时,在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常会赋予行动,愿意付出一些试错成本;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后,常会为家庭操心,为事业操心,为亲友操心;背负压力生活,可能已经是一种生活常态了。

然而,人到中年之后,思维可能没有以前灵活,思想可能已经定型,学习新知识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可能已经大不如从前,做事情的时候,可能没有以前那样冒进,显得成熟稳重了,同时,能够让他操心的事情,可能没有以前多了,如子女长大成人,有了自己家庭,也就不用再为子女操心了。

人到中年,应该接受这样的变化,对于不该操心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再操心了,毕竟自己的思想观念与认知也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一定是符合这个时代的,瞎操心,不仅会让身边人为难,还会让自己过得不自在,想开一点,看透一点,适当用减法去生活,过得轻松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