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笔者:扶苏 闲暇之余,人们常常喜欢听听音乐放松自己,无论什么音乐风格,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歌,哪怕只有三五分钟,也能让人身心愉悦。

一首长达639年的歌曲,没有任何人能完整听完整首歌

而在2015年,著名乐队主唱汤姆约克发行了一首长达432小时的单曲,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首歌,想要将其从头到尾听完需要整整18天,完全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不过,有人给出了一个更加准确的答案,并且否定了这首只要十几天就能听完的歌是世界上最长的歌。因为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写出了一首长达639年的歌,至今还没有演奏结束。

也就是说,这首歌现在仍然在演奏中,想要听完完整的演唱会,需要人们拥有“长生不老”的能力,可惜我们只能在短暂的一生中听到仅有的几个音符而已。

据悉,这首歌的作者是著名的作曲家约翰凯奇,他用了两年的时间作了这首曲子,被当时的人们视为异类,到了现在,人们才觉得他的作品十分前卫,我们或许还没达到完全理解的水平。

约翰凯奇作曲《越慢越好》,一个音符延长到2年

虽然最初约翰凯奇只是作出了一首钢琴曲,并没有想将其变为世界上最长的曲子进行演奏,但是音乐本身就是十分有趣的,不同的乐器可能会传达完全不同的意境,所以后来就有很多音乐家试图对他的作品进行改造,于是就诞生了这首《越慢越好》。

实际上,这首曲子的时间仍然是由音乐家们决定的,他们选择了世界上最特殊的乐器——管风琴,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只要人们愿意,就可以将一个音符无限延长。

这样一来,如果人们想让曲子变得越来越慢,也并不是一件难事。至于639这个数字,其实与这个古老的管风琴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音乐家在2000年时发现,这个管风琴恰好已经诞生了639年,就想以此为纪念,演奏一首世界上最长的曲子。

《越慢越好》也恰恰符合了人们当时的设想,借助于管风琴的特殊作用,音乐家将一个音符延长到2年左右,确保他们能够按时完成相关曲目,直到2640年,这首曲子恰好演奏了639年。

上一个音符演奏了7年,如今还在德国一个教堂演奏

上一次变换音符的时间是2013年10月,不过这个音符演奏了7年之久,今年才应该正式更换,因此,有很多对此感兴趣的人前来,只是它演奏的地点也令人吃惊,在德国乡村的一个废弃小教堂里,巨大的管风琴已经工作了将近3个世纪。

最初的一段时间,附近居民常常认为这里拉响了地震警报,我们就可以想象这种神秘的乐器究竟是以怎样的状态运作。

相关人员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每天来去匆匆,没有停歇,一首缓慢的乐曲或许能够帮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心的烦躁,从而寻找真正的宁静。

这也不失为一种浪漫的情节,试想一下,在安静的小乡村,一场特殊的音乐会默默举办,它就像时光之河一样缓缓流淌,音乐虽然不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但是带给人们的启发却是终身难忘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