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张波 实习记者 奚钦)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的全面收官之年。平利县残疾人联合会紧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尽锐出战。把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摆在为大为重为先的地位,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准帮扶,通过抓就业、抓产业、抓兜底、抓服务四项措施,着力解决残疾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抓就业 让残疾贫困户成为上班族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对于残疾人来讲,掌握一技之长,既能实现稳定就业,又能彰显自身价值。自2015年至2020年全县累计培训贫困残疾人2000余人次,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整合残联、扶贫、人社、农林、茶业、经贸、供销等部门技能培训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残疾人培训。开展农村电商、特色种养、盲人按摩等技能培训500余人次。

抓产业 让残疾贫困户嵌入产业链

大力弘扬领导苦抓真抓、干部苦帮真帮、群众苦干真干的“三苦三真”精神,结合新民风建设,教育引导残疾人树立身残志坚、自力更生的价值追求,鼓励支持残疾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因地制宜选产业。协调帮扶部门选派最硬的干部结对包帮残疾贫困户,根据实际情况扶持发展茶叶、绞股蓝、生态猪、中药材、富硒粮油5大特色产业,联系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确保卖得出、卖得好;强化扶持激活力。对于自主发展产业的残疾贫困户,享受省市残联阳光增收项目,享受县财政切块安排的5000元/户的专项扶持资金,投入资金305万元,共扶持贫困残疾人发展产业610户;享受最高3000元/户的一次性产业奖补资金,享受“5321”小额贴息贷款;利益联结保增收。推行“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建立带动残疾贫困户增收脱贫利益联结机制,激励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在“三变改革”中对残疾贫困户做到土地流转、协议用工、订单种养、配股分红“四个优先”。

抓兜底 让残疾人生活无忧愁

残疾贫困户是最弱势的群体,最需要政策扶持和社会关爱。近年来,平利县残联认真落实各项兜底政策。通过政策兜底全覆盖、两项补贴全覆盖、社会关爱全覆盖、扶贫扶志全覆盖让全县所有残疾贫困户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抓服务 让残疾人脱贫有尊严

残疾贫困户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需要下足绣花功夫,用情用力帮扶。近年来,平利县残联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锤炼硬实作风,把精细服务、贴心服务贯穿助残脱贫始终。上门办证暖人心。组织县医院、县中医院和博爱医院医护人员,进村入户办理残疾人证3000余本,确保建档立卡残疾贫困户基础信息精准、享受政策精准;康复服务树信心。统筹推进省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省级盲人按摩示范店、省级残疾人培训示范基地和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落实辅具适配4000余件,完成残疾儿童精准康复转介服务208人次,实施残疾人托养353人,实现残疾儿童助学全覆盖;单位包村践初心。结对帮扶广佛镇白果坪村,克服单位人员少、项目少、经费少等诸多困难,集中全部的人力物力和主要的时间精力,扑下身子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近百万元,支持该村发展种养产业、改造基础设施条件等,白果坪村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