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秦岭阻挡水汽的图,图中高耸巍峨的秦岭像一堵高墙一样,阻挡着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同时也挡住了大部分南下的冷空气,明显证明了秦岭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天然南北分界线。

我们从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到,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年平均气温低于0℃,而分界线以南年平均气温高于0℃。其实秦岭一线不仅仅是气温分界线还是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因为东西走向山脉地形阻挡的缘故,南方水汽无法顺利抵达山脉的北坡地区,所以秦岭以北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低于800毫米。此外秦岭还是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农业上旱地农业和水田农业的分界线等等。这足以证明了这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对于我国气候生态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截留了部分北上的水汽并阻挡了南下的寒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温”)。

而位于地球另一半球的美国却没有这么幸运,其虽然在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有着面积达153.6万平方公里的中央大平原(我国的四大平原总面积加起来只有86万平方公里。最大的东北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只有美国中央大平原面积的五分之一多一点)。但是大平原的南北两端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分布,所以每年冬春季节,盘踞在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就会时不时南下侵袭,从北到南无任何阻挡,刮过整个平原地区,最终进入墨西哥湾。夏天潮湿闷热的海洋季风也能长驱直入进入中央平原地带,这就导致了美国中央大平原“冬冷夏热”的普遍情况。

说到这里,笔者突然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如果在落基山脉到五大湖再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一线放上一座类似秦岭一样的东西走向,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脉,或者落基山脉变成东西走向,那么会对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带来什么影响?

第一,密西西比河上游将会被“拦腰截断”,美国北部会出现一条分水岭。现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大河,其发源于落基山脉,下游地区的河谷平原是中央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提供了平原两岸生产生活的水源,被称为了美国人民的“母亲河”。如果出现一座东西走向,平均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那么美国北部地区的海拔会突然上升(大平原变成三面环山,一面环海的地形构造),整个美国北部地区的水系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南坡的河水往南流,北坡的河水往北流,位于这一地区的密西西比河将会被拦腰折断,五大湖的湖水也无法顺利的引入中南部的大平原地带。

第二,气候会发生变化。突然多出一条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脉,每年冬季可以肆意横扫整个中央大平原的冷空气将会受到阻挡,只有少量的冷空气可以翻过山脉的中脊线南下,这就导致了冬春季节大平原的平均气温要比现在要高,并且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也将进入这个倒U字型地形构造的平原之内,气候将会变得更加温和湿润。大平原大部分地区将会从半干旱地区变成湿润地区,虽然目前中央大平原上的耕地已经基本开发完毕,但是农业生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升级(本来只能种植小麦,玉米的地区,农作物种植的种类将会更加的多样化)。

以上想法只是笔者一个理想化的想法,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