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过程中,要论哪个师功劳最大,笔者认为是红二师,红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从西渡于都到会师陕北,红二师一直被当作全军的先锋,一路披荆斩棘,抢关夺隘。大家耳熟能详的智取遵义、飞夺泸定桥、强攻天险腊子口,都是红二师的杰作。

红二师下辖两个团:红四团和红六团。红四团大家都很熟悉了,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攻克腊子口……一系列事迹至今仍被后人称道。团长王开湘在长征胜利前夕因患疟疾病逝,政委杨成武建国后成为上将。

相较于大名鼎鼎的红四团,红六团就有点鲜为人知了,不过红六团依然也是开路先锋。团长朱水秋,政委王集成。

不过这两人命运有点多舛。今天先说政委王集成。

王集成,1907年2月生于福建省上杭县。7岁进私塾,5年后辍学到纸厂打工。1929年,红四军进入闽西,攻克了长汀、上杭。饱受老板和地主压迫的王集成回乡参加了乡苏维埃政府,任才溪区苏维埃政府山林调查委员。1929年冬加入红军,任上杭赤卫军第十三大队运输员、宣传员。

1930年2月,军委以闽西本地红军为基础,组建红十二军,王集成所在的上杭赤卫军编入红十二军第二纵队,王集成改任三纵队党支部宣传分队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到红四军,任三纵队七支队任宣传中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10月间,在攻打湖南浏阳县文家市的战斗中,勇敢救护伤员,受到上级表扬。三纵队攻下吉安后,改任红三十五团四连指导员,从一名宣传干部正式转型为政工干部,从此一直从事军队政治工作。

1932年1月,进红军总政治部团政治训练班学习三个月后,调红一军团无线电中队任指导员兼直属队党总支书记。9月,调红四军十一师政治部任党总支书记。1933年6月,红11师改编为红一军团2师5团,任5团党总支书记。12月,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从一名普通宣传员升职为红军主力团政治委员,王集成功只用了4年时,在知识分子相对较多的红一方面军里升迁速度算非常快。之所以王集成能屡次被上级赏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政治可靠,纸厂工人出身,算是红军中少有的工人阶级干部。二个是敢打善拼。第三次反围剿,王集成和连长一道带着部队向高兴圩国军退路穿插,结果由于上级给的指令错误,部队碰到了国军大部队,连长牺牲,眼看部队就要全军覆没,王集成冷静沉着,指挥部队声东击西,成功保存了一连。

1934年12月,在通道会议中,我党作出了向贵州发展的决策。红四团强渡乌江成功后,红二师成为第一支抵达乌江北岸的部队。刘伯承亲自骑马赶到红六团团部,要求红六团趁热打铁,冒雨袭占距遵义15公里之外的据点,全歼守敌1个营。

红军从俘虏口中得知:城内有黔军三个团驻守,且遵义是中等城市,有城墙,以红军当时的装备条件很难强攻得手。

团长朱水秋、政委王集成共同向刘伯承提出:以先头分队化装成黔军溃军,智取遵义。

1935年1月6日晚上,红六团一营和红一军团侦察连化装成黔军溃军,在俘虏连长的引领下,冒雨来到遵义城下,俘虏连长按照红军事先给他讲好的内容,骗守军打开了城门。红军冲进城里,隔断电线,收拾了城楼上的敌人。二三十个司号员一起吹起了冲锋号,红军大部队乘机迅速突进城区,守敌顿时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狼狈弃城而逃。到1月7日早晨,红军顺利地占领了遵义城。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1935年扎西整编后,红一军团从六个团缩编为四个团,王集成改任红一军团政治处巡视主任。10月,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十大队总支书记。

到达陕北后,王集成调到红十五军团工作,任第七十五师第二二四团政治委员,团长是未来的开国中将韦杰。后调到75师政治部任主任。

1937年1月,王集成进抗大学习。当年8月初,南方革命根据地负责人方方到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并请求派干部到闽西南工作。王集成由于是上杭人,于是成为首批前往南方根据地工作的干部之一,协助张鼎丞把闽西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并任政治部主任。

1941年3月,调新四军第二师四旅任政委,先后参加津浦路东反“扫荡”以及淮西地区和路西反摩擦战斗。1943年2月,任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开辟巩固扩大江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司令员是未来的开国中将陶勇,和陶勇一道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七月分兵和淮海战役。1949年3月,调山东军区任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从陆军调到空军,任华东军区空军政委,司令员是未来的开国中将聂凤智。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建成6个空军团、2个窥瞄雷达的高炮师、2个探照灯团、2个雷达团、6个警卫团、4个运输团、2个观察哨营的航空部队和防空部队。年轻的华东空军部队一开场就在上海防空作战中击落国军16架,取得了上海的制空权。

到1952年初,华东空军已发展到9万余人,有6个歼击师、2个强击师、1个轰炸师、1个独立混成旅以及济南、南京、上海、福州等10余个空军基地。华东空军的组建任务已基本完成。

按照资历,王集成在红军时期最高当过师级干部,抗战时期最高当过新四军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最高当过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1952年时是华东军区空军政委(副兵团级)。按历史资历和任职资格,大概率在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还可以冲击一下上将。可是到1955年人们却发现,王集成只获得了少将军衔,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新组建的华东空军有许多基建项目要开工,由于新中国刚成立,财政很紧张。为了加快空军基建速度,王集成创造性地建立一个以部队为整体的自负盈亏、承包工程的“大建公司”,为基地建设节省了经费,并提升了建设速度,培养了我军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然而,因为这个,1954年,王集成被个别小人诬告,受到处分。在授衔时已被处分之身接受了少将军衔。直到1957年,组织上才重新给他安排工作,出任铁道兵政治部主任。

王集成并未埋怨组织,他对领导和战友说:“与为革命和新中国牺牲了的战友们相比,我已经是很幸运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军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撤销了对王集成的错误处理并恢复名誉。给予彻底平反,改为行政6级,大军区正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