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可以说是一支历经磨砺的部队了,而要追溯一野的历史,最早要从湘西苏区说起。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派贺锦斋前往湘西,拉队伍继续干革命,随后贺龙、周逸群等干部先后赶赴湘西,创建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湘赣边革命根据地、湘鄂西苏区的部队,后来就发展成为了红二军团。

红二军团在长征中与红六军团合组为红二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后来又发展成为八路军120师。120师在抗战中虽然曾经挺进冀中,但为了保卫陕甘边边区,最终还是返回西北,最后发展成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在大同集宁战役中,陕甘宁边区部队损失不小,西北战场的形势一度恶化,此时,彭老总天神下凡,统一指挥西北各支部队连续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取得决定性胜利,一举扭转了西北战场的局势。

西北野战兵团此后便改组为西北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吊打胡宗南、马家军,解放了整个大西北。从大同集宁战役后跌倒谷底,到横扫西北的国军,西野将士们只用了两年时间。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彭老总的杰出指挥居功至伟,而西野各位将领们的出色军事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就列举一下西野的五位名将,缅怀下他们的赫赫战功吧。

彭绍辉:彭绍辉是彭老总的老部下了,早在彭老总领导平江起义时,彭绍辉就是其中一员。跟随彭老总参加红军后,彭绍辉作战勇敢,喜欢冲锋陷阵,擅长力战取胜,在红军队伍中升迁很快,红军时期就做到了红六军团参谋长的位置,绝对算得上红军的一员高级将领了。

彭绍辉作战奋不顾身,在战斗中多次负伤,甚至为此失去了右臂,令当时指挥作战的彭老总心痛如绞。解放战争中,彭绍辉重归彭老总帐下,成为西野的一员虎将。在彭老总指挥的西北战场一系列胜仗中,彭绍辉全程参加,成为彭老总颇为倚重的一员虎将。1955年,彭绍辉被授予上将军衔。

贺炳炎:贺炳炎出身于湘鄂西红军系统,是贺老总帐下的一员虎将。与彭绍辉相同的是,贺炳炎也曾经在战斗中失去了一条手臂,也是一位独臂将军。在解放战争中,贺炳炎在宜川战役、荔北战役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成为彭老总非常倚重的一员将领。

值得一提的是,廖汉生、贺炳炎都曾经与彭老总发生过争执,但彭老总对二人却依然信任有加,彭老总曾经推荐廖汉生担任兵团政委,也曾对贺炳炎多次提拔。1952评定干部级别时,贺炳炎只是准兵团级干部,按理说最高也就是中将军衔,但贺炳炎却被授予上将,除了贺炳炎军事能力确实出色外,彭老总的高风亮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张宗逊:张宗逊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革命,在解放战争初期的职务是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属于野战军司令员级别,这在建国后是很有机会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但因为大同集宁战役的失利,张宗逊在日后很少独当一面了,这反而使得他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在西野,张宗逊心细如发,思维缜密,对士兵也非常爱护,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对于彭老总的工作,做了很大的支持,1955年,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说实话,稍低了,按级别和贡献来说,是够得上大将的。

王震:王震是一野的一员虎将,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军事、政工一手抓,既担任司令员又担任政委,这充分体现了他全面的军事素质。王震在红军时期做过红六军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359旅副旅长、旅长,在担任359旅旅长时,王震率部开垦南泥湾,使得这个泥泞之地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359旅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部队。

王震在军事上的贡献也是很大的,抗战后期,他率359旅南下,开创了“第二次长征”的壮举,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的永丰镇战斗,全歼国军一个精锐军,创造了西野的战斗先例。解放战争时期,王震主动请缨,率部翻过险峻的祁连山,解放青海,和平解放新疆,他在西北的丰功伟绩堪比伏波将军马援了。

许光达:许光达作为一野唯一一位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人,他的军事水平是非常高的,在整个西野指战员中,许光达最擅长指挥攻坚战,是一位力战型将领。他指挥的延清战役,用连续爆破法攻占清涧,在军事上是一项很大的创新。一野成立兵团建制时,许光达与王震一起,成为两位兵团司令之一,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这是对他革命履历的肯定,也是对他军事能力的认可。

综上所述,笔者所列举的这五位名将中,我认为许光达的军事能力是最出色的,而王震,是功勋最卓著的。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