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军首次对全体有军职的军队干部进行授衔,史称“五五授衔”。到1965年废除军衔制为止,一共有1631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

在仔细盘点授衔名单之后,一些人惊讶地发现:原红二十五军出身的开国将军居然达到了97人,占全部开国将帅的6%,相当于每17位开国将帅中就有一人出身于原红二十五军。其中大将一人,上将二人,中将六人,少将八十八人。

要知道,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长征前一共只有2900余人,即使到了陕北,通过一路上扩红,也只增加到3400余人。相当于每35人中就有一名未来的将星。

这还不算在授衔前转业地方的干部,如程子华、郑位三、张体学等,如果这批人在授衔时依然从事军事工作,那么红二十五军出身的将星将多达上百人。

由于产生的将军不少,红二十五军流传着关于将军班的传说,即陈先瑞、韩先楚、刘震曾同在红二十五军手枪团一个班当战友,其中陈先瑞当班长,韩先楚、刘震当战士,20多年后,曾经的战士成了开国上将,老班长成了开国中将。

为何红二十五军能涌现那么多将星呢?笔者根据自己对军史一点点粗略的研究,和读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红二十五军之所以出现那么多能拼善打的军队干部,领头人——军长徐海东大将和政委吴焕先烈士功不可没。

这两个人指挥作战有几个特点,一是喜欢身先士卒。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在河南方城县遭遇敌人埋伏,紧要关头,军政委吴焕先和军长徐海东各抽出一把大刀第一个冲上去,愣是带着部队杀出了敌人的埋伏。南渡泾河支流汭河,敌人三十五师二0八团突袭而来,吴焕先带领百余人插入敌人后侧,猛烈反击,徐海东负责带特务连正面迎击敌人掩护部队渡河,吴焕先壮烈牺牲。在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程子华、徐海东都受过重伤,徐海东脑袋甚至被子弹击中,幸亏随军护士周少兰抢救有方才活了过来。

领导喜欢带头打冲锋,自然部下也都有拼劲。在红二十五军的基层干部在日后带兵时总喜欢亲临一线勇猛搏杀,即使政工干部也不例外。日后的开国上将刘震,一开始是政工干部出身。红军东征时是团政委,直接跳上船冲在渡河先锋营前面,第一个登岸,指挥先锋营消灭守敌,占领了滩头阵地。

二个是善于打强敌。徐海东在鄂豫皖苏区时就被誉为徐老虎,红军时期我军处于劣势,一般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先打战斗力较弱的敌人。但徐海东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不打则己,一打就打精锐。长岭岗战斗,以一个团加两个营对东北军115师拦腰截击,歼两个团,缴枪900支,直接让参战部队鸟枪换炮。在陕南,徐海东三战吃掉了杨虎城警一、警二、警三三个旅。后西出终南山,威胁西安,震动关中。到陕北后指挥劳山战役,围点打援,歼灭东北军110师,再克榆林桥,吃掉107师一个团。

徐海东的风格影响了红25军许多人。无论这批干部将来去哪个战略大区当将领,都被评为智勇双全。当年在红二十五军中当团长的韩先楚,日后到东北指挥四保临江作战,杜聿明七个师进犯,上级要求打最弱的滇军暂22师,韩先楚一拍桌子,要打就打13军起家部队、美械王牌89师。结果7小时解决战斗,全歼敌军9000人,我军仅牺牲9人。

第二个原因就是干部队伍普遍年轻。据统计,红二十五军干部战士平均年龄仅17岁,大多数战斗指挥员尚未成年就经历了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成长非常快:刘震上将20岁当团政委,张池明中将当军部作战科科长时才17岁。陈先瑞中将21岁就带着红二十五军一个连在鄂陕边区的郧西、山阳、镇安等地打游击,很快发展到两千多人,新组建了红74师。王诚汉少将当主力团团长时才19岁。年龄就是优势,许多人在我军大发展的抗日战争时期还不到30岁,正是施展人生抱负的大好年华。

第三个就是机遇了。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陕北红军统一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中红十五军团被改编为115师344旅,原红25军的部队也跟着编入344旅。东进太行后又组建了689团、特务团、独立团。

1940年组建八路军第二纵队,以344旅旅部为纵队,辖第344旅、新编第1旅(由第344旅第688团、第129师晋豫边游击支队改编)、决死第3纵队、河北民军第4团、新编第二、第三旅。344旅由旅级建制仅三年时间就升级为师级建制。

随后,第344旅和新编第2旅第5、第6团南下华中编入八路军第4纵队。后成为新四军第三师。没南下的部队则留在冀鲁豫和太行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第三师已经发展到3.6万人。原先留在冀鲁豫和太行根据地的部队也发展到6万人。新四军第三师之后挺进东北,又发展出了东野2纵和6纵、7纵三支主力部队,留在太行的部队则发展为中野6纵和9纵和7纵20旅。这样,344旅从最开始的两个团发展成了后面的5个主力纵队。还有大批干部因为表现出色被调到其他军事岗位。

可以说,东进抗日,给了这批年轻的战将一个成长舞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