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2》绝对是当下最热门的综艺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一众话题度超高的选手,导演间的battle也是相当精彩,

同时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李成儒。网友们一直认为,他是这个舞台上最敢说真话的人。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李成儒贡献很多金句,“如坐针毡、如芒刺被、如鲠在喉”依旧让人津津乐道。

其在现场怼郭敬明、陈凯歌简直不要太精彩,凭借一人之力搭建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夸张地说,每十位看《演员请就位2》的观众里,就有一位是奔着李成儒来的。

因为“说话直”,老戏骨李成儒频上热搜,话题度颇高,收获了不亚于雪花的热度。

作为从第一季过来的“老人”,第二季还没开始,便期待他和郭敬明的“辩论赛”,事实证明,两人的确没让吃瓜观众失望,没有点到即止,而是火药味十足。

当第二期考核剧目中出现《无极》时,敏锐的吃瓜观众便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无极》是陈凯歌的逆鳞,相当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江湖上德高望重的前辈,斥巨资拍了部小电影,结果这届观众整体素质太差,非但不认可,还不少回踩是垃圾的,就问你气不气?

偏偏李成儒就这么“没眼力见”,哪壶不开提哪壶,不仅摸了老虎的屁股,还狠狠踹两脚。

不过,两人唇枪舌剑的较量中,明显陈凯歌占了上风。“明褒暗贬”这样的真本事别人还真学不来,乍一听以为在夸你,实际是变着花样在骂你……

《无极》始终是陈凯歌心里的一块疤,当年柳岩便因此成了大导演怒火宣泄的对象。

但李成儒不同于柳岩,出身大院,身份地位摆在那,他不怕得罪人,大导演也不例外。

同时,李成儒也不需要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资源,索性就“放飞自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至于他为什么说自己不去(《演员请就位》)了,官方人员是这样解释的

“诚儒老师不是不参加节目了,我们只和诚儒老师签了节目前半段录制合同,目前录制内容已经结束,决赛他参不参与还未确定。”

对于要不要说实话这件事,李成儒本人也十分忐忑。

忠言逆耳、实话难听,一味地讲实话、得罪人,李成儒已经被一部分人贴上情商低、不懂人情世故的标签,甚至还用饭圈那一套用在他身上……

用陈凯歌的话来说,已经是“夕阳红老艺人”的李成儒,会care饭圈那一套么?

事实上,李成儒并非情商低,他只是不屑于这样去做。

在做演员前,他有十年的经商经历,说到人情世故,完全有能力出本武功秘籍,供后辈翻阅借鉴。

油腻、世故不难,难的是李诚儒这种知世故而不世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处世态度。

这类人有信念感,忠于梦想、活得有情怀,见不得别人糟蹋自己觉得神圣的事物。

所以,李成儒严厉的批评又何尝不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郭敬明眼中,李成儒是另类;在李诚儒眼中,郭敬明又何尝不是另类?信仰不同的两人不可能成为朋友,就像郭靖和杨康,明面上是结拜兄弟,背地里却毫不留情地捅你刀子。

若是在古代,李诚儒一定是如陶渊明那般有风骨的孤独客,忠于信仰,始终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即便生活在现代,他依然保留着风骨,不愿随波逐流。甘愿成为一棵树,一只叫不出名字的鸟,一尾潜在水塘深处的鱼。

正是因为李成儒与《演员请就位》格格不入,激烈冲突之下才产生如此多看点。

另一个典型是黄晓明,《中餐厅3》时靠“明学”称霸网络,“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更是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为此还被扣上“中年王子病”的帽子。

后来的《中餐厅4》,黄晓明变了,节目也因此失去了趣味。

说人家霸气、装的是你;改了之后说索然无味的仍然是你,吃瓜群众果然难伺候。

如此道理,在李成儒身上依旧适用,有人觉得直言不讳是优点,一定就有人认为是缺点。

取悦他人不如取悦自己,所以,这样的节目不去也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