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龙华的发展前景有多辽阔?

用龙华区委书记、区长王卫的话说,未来通过做强数字经济,龙华完全可以实现产值翻番,再造一个新龙华。

11月6日下午,龙华区在市民中心举行“建设数字龙华 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新闻发布会,介绍龙华数字经济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从王卫等人的回答中,龙华布局数字经济的前瞻性可见一斑。此次发布会提出的建设数字经济、数字城区和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龙华,打造“一圈一区三廊”,实际上在龙华近几年的政府工作及产业动态中都有它们的影子。这些影子足以说明,对于已经到来的数字时代,龙华已经做好提前布局,并且,龙华数字经济这盘棋正越下越大。

▲王卫在发布会上展示“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示意图

政策+生态环境+空间+营商环境,目的很明确:发展数字经济

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需要什么要素支撑?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地方政府的政策、招商引领相当关键;有人认为,好比医院要有医科大学、科研要有孵化、成果转化企业相辅相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也有人认为,说一千道一万,首先要满足的条件就是足够的土地、产业空间。

无论是哪一个要素,龙华都已经稳扎稳打布好了每一颗棋子,今年疫情平稳后,相关布局更是加速。

首先是政策方面,龙华区政府针对数字经济推出的政策可谓如数家珍,每个细分领域都推出了针对性的举措,制定精准的政策。

第一,从大的方面来说,龙华已经出台了《关于建设数字龙华加快打造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的决定》,也推出《龙华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的若干措施》,其中一个专项的政策就是关于区块链的扶持政策。作为龙华产业的特色和优势,龙华将在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施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

第二,龙华有一个“首台套”政策的激励,只要是创新产品,是首次推出来的新产品新应用,龙华政府优先采购,并通过政府引导推动产业做强做大。

第三,龙华在去年6月上线了产业政策查询平台,这个平台能做到靶向推送智能匹配,只要把输入企业信息,系统便可以智能匹配,企业能享受什么政策,政府将支持人才扶持多少钱,保障性住房提供多少等等,都可直接显示,为有意落户和已经落户龙华的企业提供便捷的政策查询。

▲龙华产业政策查询平台

第四,龙华将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打造一套促进数字经济企业蓬勃发展的政策体系。

接下来是龙华发展数字经济的生态环境。龙华的经济本质的特征就是数字经济。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去年龙华在数字经济方面的研发投入增长超30%。更为重要的是,数字经济的每个环节,龙华都引进了主导型企业或者机构。

去年12月1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9月,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开学,500多名研究生在这里攻读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工程、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专业。这所高校对龙华区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基础研究阶段便托起了这座城区的数字经济发展。

技术应用阶段,龙华引进了大量的面向应用的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包括两个国家级的研究机构,第三代半导体研究中心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的创新中心。除此之外,龙华还有计算数据研究院、数字生命研究院,有大量的高水平的研究机构。龙华近几年频繁引进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为龙华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知识底气支撑。

而在成果的孵化转化方面,龙华拥有大量的优质孵化器、加速器,例如有著名的银星产业园、锦绣产业园、宝能产业园等。

▲宝能科技园

更为人熟知的是,龙华在生产、制造,成熟的阶段拥有相当多的头部企业,龙华之所以发展起来,也是因为有华为、富士康这些大的龙头企业头部企业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生产链上的配套企业。

比如数字经济工业互联领域,龙华有三个头部企业,工业富联、树根互联、蘑菇物联。比如区块链,今年7月,龙华与腾讯签了战略合作协议,相关技术已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冻品溯源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得到了推广。数字消费领域方面,美团大湾区基地就在龙华。用龙华区委常委韩荡的话说,大量的头部企业在这里,龙华整个的生态土壤就形成了,只要土壤形成了,数字经济就有最坚实的基础。

对于企业家关注的空间用地和人才方面,龙华也以相当大的力度为数字经济发展谋空间、谋动力。

空间用地方面,近几年,龙华强力推进较大面积产业地块土地整备,谋划了5个平方公里级产业空间,累计将释放空间近10平方公里。分别为:九龙山片区(3.4km2)、福城南片区(2.39km2)、黎光片区(1.69km2)、梅观走廊福城观澜产业片区(也叫悦兴围-大布巷片区,1.12km2)、大浪中心片区(1.08km2)。

目前,龙华已经在全市率先完成九龙山片区较大面积产业地块整备工作,释放集中连片产业空间达3.4平方公里,吸引了美团、电子科技大学等重大优质项目落地。龙华还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梅观走廊福城观澜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工作,仅这一个项目首期就可以释放集中成片产业用地20公顷、高端产业用房超百万平方米。

另外,龙华通过城市更新和掌握一批政府产业空间,为企业提供“拎包入住”的保障服务,真正实现“只要好企业好项目来了,就有空间能够很快落地”。

人才方面,近几年龙华人才专项资金已投入16亿元,五年内龙华人才增长了17倍,这是今天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基础。

可以说,龙华通过近几年的“默默发力”,已经做好了彻底拥抱数字时代的准备,更不用提龙华独特的中轴地理优势——处于全市地理几何中心和城市发展中轴,毗邻“六区一市”,东部的半个中国在四个小时之内都可以到达;以及雄厚的产业基础——龙华是深圳的产业大区,产业基础雄厚、链条完整、门类丰富,共有1517家规上工业企业、25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53个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的工业园区。有超级走廊之称的梅观创新走廊,为龙华孕育出了一条全球影响力的万亿级产业带,聚集了华为与富士康两大世界级龙头企业,培育出一大批优质的上下游企业。

未来:12个产业区块,“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数字时代与你我息息相关

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势必需要对辖区的功能区块进行重新划分。那么,对于龙华而言,未来辖区将如何进行功能区块定位?

王卫在发布会上提及,发展数字经济,关键在于区块化培育产业集群,细分数字经济集群,加速产业链垂直整合。目前区委区政府对龙华的产业进行梳理,梳理出12个产业区块,覆盖各类规上企业1700余家,产值营收超过5200亿元。未来通过做强数字经济,完全可以实现产值翻番,再造一个新龙华。当前梳理出的12个区块分别是:

一、九龙山区块,主要依托拥有5.79km2整备土地的九龙山和福城南片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二、时尚小镇区块,主要依托大浪时尚小镇,打造国际数字时尚小镇。

三、大浪区块,主要依托1.08km2工改工连片用地的大浪中心片区,打造5G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四、富士康区块,主要依托龙华富士康及周边园区,打造“工业互联+8K”产业集聚区。

五、清湖区块,主要依托宝能科技园、广电文化创意园、龙华传媒科技产业园,打造“区块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六、环鹭湖区块,主要依托观澜高新园西侧及横坑水库西侧产业园,在鹭湖西侧打造生物医药和数字生命产业集聚区;依托观澜高新园东侧园区、锦绣科学园,在鹭湖东侧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七、君子布区块,主要依托君子布及周边园区,打造“智能终端+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

八、文化小镇区块,主要依托观澜文化小镇,打造国际数字文化小镇。

九、银星区块,主要依托拥有1.12km2连片整备用地的银星科技园及周边园区,打造数字生命产业集聚区。

十、桂花区块,主要依托宝能总部基地及周边园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

十一、黎光区块,主要依托1.69km2连片整备的黎光及周边园区,打造“数字物流+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

十二、大富区块,主要依托大富及周边园区,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此外,还有龙华区委区政府已提及数次的“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

龙华将按照区块集聚、组团发展、功能互补的理念,打造数字经济圈、中央活力区和三大都市走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也是对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全市“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的具化对接、细化落实。

一是在北部区域,聚焦细分领域打造数字经济圈。将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专业化园区为支撑、区块化发展为路径的思路,打造占地约60平方公里、产值超万亿的数字经济圈。

二是在南部区域,全域打造深圳中央活力区。强化商务、商业、商住、休闲、生态等功能,以北站新城、龙华商业中心、梅林关门户区域三个片区为重点,以点带面把约40平方公里的南部区域,打造成深圳的中央活力区。

三是在龙华全域,打造纵贯南北的三大都市走廊。将依托梅观快速路沿线区域,加速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和土地资源,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和高端化发展,打造梅观创新走廊;依托观澜河、龙华大道、交通轨网,促进山水与城市交融,打造彰显城市生态品质与文化活力的观澜河生态走廊;依托龙澜-福龙大道,连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两大基础研究引擎,打造带动深莞制造业创新升级的龙澜智造走廊。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张丹珣

摄影:连志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