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互联网上检索锡金,得到的答案都是锡金邦是印度的一个内陆邦,而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锡金的历史永远定格在了1975年4月14日。

时间回溯到锡金建国。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山谷地带,面积7100平方公里,比我国的上海市略大。锡金古名哲孟雄,原属吐蕃王朝,藏语称其为“产稻米的地方”。

公元7世纪时,大量寻找牧场和传播佛教的藏人以及尼泊尔人迁居于此,逐渐形成了独立部落,吐蕃对其管辖模式 通过宗教寺庙来施加控制力。

吐蕃王朝崩溃后,青藏高原四分五裂,37任赞普赤松德赞的一支后裔在藏区东部的康、党项、安多一带建立了政权。1268年,王子协额古如达谢带领自己的儿子和族人来到了哲孟雄。

1642年,协额古如达谢的第5世孙蓬楚格·纳姆伽尔在藏传佛教僧人的支持下,建立了锡金王国,蓬楚格也成为了锡金第一代国王兼活佛。由于锡金王国十分弱小,所以,自建国之日起,锡金就与西藏保持了宗藩关系。

西方传教士伊波利托·德西德里在他的《西藏纪事》中特别提到:“哲孟雄是西藏地方的一个区域,它要向拉萨纳贡”。

1770年,锡金的和平被打破。不丹国王热吐尔派兵入侵锡金,锡金国王举家迁往拉萨避难。7年后清朝派大军收复锡金,但好景不长,清军退走后,廓尔喀(今尼泊尔)又大大举入侵,攻占了锡金大部分国土,得寸进尺的廓尔喀甚至攻入了后藏地区。

乾隆皇帝闻讯大怒,立即派大将军福康安,参赞大臣海兰察率军进讨,廓尔喀战败求和,锡金再次免遭亡国命运。

印度是怎样吃掉锡金的?

锡金夹在廓尔喀和不丹之间,国力弱小,全靠清政府及西藏地方的支持才得以保全。然而随着清王朝走入末世自顾不暇,锡金再次遭遇了外来势力的染指。

1835年,英国强占锡金大吉岭和兰吉德河以南地区,1887年,英国强占锡金全境,1890年,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18年,英国殖民者退出锡金,政权交还给塔希·纳姆伽尔国王,并开启了近代化改革。

然而正当锡金人民憧憬着国家美好未来时,脱离英国而独立的印度以大英帝国“继承人”的身份,迫使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1949年6月,锡金发生内乱,印度借机派兵进入锡金首都甘托克,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

1950年,印锡签订“和平条约”,规定锡金是印度保护国,享有内政自治权,但国防、外交与交通则由印度负责。在印度操纵下,锡金开始了“民主化”改革,各类型政党纷纷成立。1958年,印度人普拉萨德成为锡金议会议长,印度一手扶持的国民大会党主张与印度合并。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锡金首都甘托克在1968年爆发了反印示威游行,但原本弱小的锡金却并没有抓住这次民族觉醒的机会,王室与议会之间因为君主制和民主制问题爆发内乱。

1973年4月6日,要求实行民主制的党派组成联合行动委员会,旋即进军甘托克,第12代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伽尔请求印度维持治安,印军趁机再次进驻锡金,并接管了一切权力。1975年4月14日,锡金举行“全民公投”,废除君主制,成为印度第22个邦,国王流亡美国,并于1982年逝世。

如今距印度强吞锡金已经过去了45年,那为什么锡金人从没有闹过复国呢?

锡金网民的回答或许能让我们略窥一二。

名为阿什米塔·萨哈的锡金网民提到:锡金人可以享受整个印度大陆的所有设施,他们需要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

另一位叫卡仁拉玛的说道:吞并的确是一个阴影,他们受到了欺骗。当锡金人公投时,他们需要在民主制和君主制之间做出选择,多数人选择了民主,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民主”选项其实等同于加入印度。不过,如果作为一个独立国家,锡金可能在困境中苦苦挣扎,而加入印度,却让他们获得了稳定和发展。

事实上,在成为印度的邦后,印度首先对锡金进行了大批量的移民,锡金土著居民被“稀释”成了少数民族。而印政府每年会向锡金拨付巨额专款,所以,人口只有60万面积仅排印度各邦倒数第2的锡金,却成为印度第3富裕的邦,沉醉于此的锡金人,在面对“复国”这一问题时,就不免多了一层复杂和纠结。

相关文章